基层干部当融入数字化AI时代

时间:2025-07-04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任金行

在这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数字化AI时代,科技浪潮汹涌澎湃,以摧枯拉朽之势重塑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基层干部作为连接党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关键力量,更需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气魄,与时俱进,方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扛起责任、不负使命。 

回溯历史,商鞅变法时曾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变革与进步始终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如今,数字化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基层治理的环境、对象和需求也随之发生巨大转变。基层干部若依旧墨守成规,秉持着传统的工作思维和方法,无疑是刻舟求剑,难以适应新时代基层工作的复杂形势。

数字化AI时代为基层工作带来了无限可能与全新机遇。AI技术的数据分析能力,恰似为基层干部装上了“智慧大脑”。以往,基层干部开展人口普查、民情调研,需要逐户走访、手动记录,耗时耗力且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而如今,借助大数据分析,能够快速精准地掌握辖区内人口结构、经济状况、民生需求等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就像《孙子兵法》中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AI助力基层干部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情况,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在服务群众方面,数字化平台搭建起了便捷高效的沟通桥梁。以往群众办事,可能需要多次往返政府部门,在不同科室之间奔波。现在,通过政务服务APP、在线政务平台等,许多事项实现了“一网通办”“指尖办理”。基层干部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难题,真正做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这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情怀相契合,借助数字化手段,将为民服务落到实处,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然而,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部分基层干部面对数字化AI技术,存在着“本领恐慌”。他们或是对新技术存在畏难情绪,不愿主动学习;或是学习能力不足,难以掌握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方法。这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时代的浪潮中,若不积极拥抱变化,终将被淘汰。还有些干部,虽然引入了数字化设备和系统,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流于形式,没有将技术真正融入到工作流程和服务理念中,这无疑是对资源的浪费,也违背了数字化转型的初衷。 

基层干部要与时俱进,首先需破除思想的桎梏。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学习精神,主动学习AI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知识,提升自身的数字化素养。同时,要勇于创新,将新技术与基层工作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本地的数字化治理模式。例如,利用AI智能语音系统进行政策宣传,提高宣传效率;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困难群众,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此外,基层干部还应强化服务意识,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进一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平台,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的诉求,让数字化时代的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具人文关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数字化AI时代,基层干部更要以情系群众之心,善用技术之力,做好基层工作。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数字化AI时代的浪潮不可阻挡,基层干部唯有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维、积极的态度、扎实的行动拥抱新技术、新变革,才能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天地中,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篇章,让基层治理在数字化的赋能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任金行、昆明阳宗海七甸街道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