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屏边县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揭牌仪式在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民族医药产业园举行。
揭牌仪式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一行实地调研了屏边县旱地优质稻种植基地,面对面与农户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品种选育、田间管理、产量效益等情况。“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把‘藏粮于技’落到实处,让‘粮袋子’更实、‘钱袋子’更鼓。”旱地优质稻项目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屏边县的推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种植基地践行“两个产业,两手抓”核心任务:一手筑牢粮食安全根基,通过科技创新助力旱地优质稻稳产增收,守护“粮袋子”;一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依托科技赋能砂仁等特色产业升级,充盈“钱袋子”,以实际行动响应“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国家号召,推动形成旱地优质稻稳产保供、林下砂仁特色创收的协同发展格局。
下一步,“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将紧扣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重目标,通过旱地优质稻种植技术推广,夯实“粮袋子”基础。通过科技赋能,屏边县的旱地优质稻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为当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将以林下砂仁产业为抓手,推动以林下砂仁为主的标准化种植体系,助力行业标准化建设,切实鼓起农民“钱袋子”。将持续依托朱有勇院士团队和西南林业大学的科研力量,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红河州九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方正携手推进林下砂仁产业链建设。同时,服务站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当地提供林下砂仁标准化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全链条科技服务,全面提升砂仁的产量和品质。服务站还将积极推动屏边砂仁地理标志的认证工作,申报林下砂仁“地标”“行标”,提升屏边砂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屏边县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业产业新格局。
同时,科协组织将积极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资源丰富、联系广泛的优势,推动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与基层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组织更多的科技专家深入农村一线,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科技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同时,积极搭建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企业等各方的协作,为院士专家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的揭牌成立,是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标志着科技力量与屏边特色农业的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让屏边县在科技的引领下,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屏边县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