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贵荣:身残志坚闯富路 带动乡邻共振兴

时间:2025-07-03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王波 陈睿君 杨慧东

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刘家村,今年49岁的党员保贵荣,从意外致残的农家青年到如今的养殖带头人,他以“心不残、志愈坚”的信念,用28年时光书写了一部“身残志坚、带富乡邻”的奋斗故事。

1997年,23岁的保贵荣因意外事故左手神经断裂,造成肢体四级残疾。意外虽发生,但生活仍要继续。面对家庭经济捉襟见肘的困境,他毅然踏上创业路——1998年养猪起步,2014年转型蛋鸡养殖,历经选址难、技术缺、资金紧等多重考验,逐步建成了7所标准化鸡棚。

“受伤的时候,我还很年轻,但我想着要撑起这个家。虽然手残疾了,但是我的心永远不残疾,我的精神永远不残疾。”保贵荣说。

保贵荣的蜕变,也离不开精准帮扶的“政策春风”。2024年,陆良县残联“残疾人创业补助”为其发放1万元补助金,当地村委会积极协调土地流转。政策“输血”与个人“造血”结合,使其养殖事业驶入快车道,截至目前,养殖场总产值达700余万元,年收入50万元左右。保贵荣说:“我始终想着,一家富不算富。我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我觉得我有义务、有责任去带动身边的人。同时,我想要带就带最弱的,尽力去帮助他们,让大家一起富起来。”

作为党员,保贵荣始终践行着“一家富不算富”的初心。他的养殖基地构建起“全程帮扶链”:为5户建档立卡户量身定制养殖方案,向18户创业村民免费出借鸡苗,提供养殖技术,挨家挨户上门指导,包揽鸡蛋销售、鸡粪回收等环节。同时,基地还吸纳10余名村民就业,月收入超3000元,形成“创业一人、带动一片”的效应。

村民刘定全介绍说:“在2021年,我跟着保贵荣养鸡,他帮我设计图纸,规划大棚,全程指导直到竣工。他还提供了鸡苗、鸡笼,同时,还帮我们销售鸡蛋、鸡粪。我现在养着7000多只,总体效益还是不错的。”

现在的“刘家村”成为周边有名的“致富样板村”,蛋鸡养殖规模占全县十分之一。如今,保贵荣又以村民小组组长身份谋划新篇。“在这一届任期内,我想带着全村的村民,把村庄变得更好,不断发展支柱产业,让我们村的老百姓更富裕。”保贵荣笑着说。

从“命运抗争者”到“共富领路人”,保贵荣的故事折射出残疾人事业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在陆良县这片希望的沃土上,书写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时代答卷。(王波、陈睿君、杨慧东)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