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老干部工作要求,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委老干部局积极探索创新老干部工作模式,通过搭建“三个平台”,激发老干部“余热”动能,推动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搭建学习活动平台,强化思想引领。搭建多样化学习平台,让老干部紧跟时代步伐。改造提升党员和老干部活动中心设施设备,内设多种功能房。打造“国门老年大学”,整合师资库,开设思政课、养生课及舞蹈、音乐等多门课程,为老干部提供学习、娱乐、发挥作用的场所。丰富学习内容。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辅导、交流研讨等形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让老干部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确保思想常新、永葆初心。并组织老干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强化政治认同感。
搭建作用发挥平台,释放银发能量。结合离退休干部的特长优势,激励老干部作用发挥。激励老干部在居住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建6支“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队伍人数15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深入挖掘全县离退休干部中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建立包含农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银发人才库”,入库人员达50余人。组织引导老干部参与地方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承工作,退休干部卢保和收集整理了哈尼族民间文化录音带300多盘,记录整理濒危失传的文化古籍200多万字,出版了多部反映本土文化的著作。引导老干部在所居住的村(社区)亮身份、树形象、做奉献,化身银发管家,在社区担当“老党员”“老娘舅”“老主妇”“老主事”,深入社区,用群众听得懂的少数民族语言、大白话等,开展精神文明和政策宣传20余次,解决社区环境卫生、矛盾纠纷、车位乱停乱放等40余个。投身于青少年思想教育,深入各乡镇、县属中小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组织离退休干部到边境一线开展理论宣讲和专业授课。通过“双语”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筑牢边民爱国守边思想防线。开展生猪养殖、茶树种植管理、茶叶采摘加工等技能培训,提升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共举办6期讲堂,覆盖群众580余人。
搭建服务保障平台,消除后顾之忧。以“精准化、精细化”为导向,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老干部服务体系。优化精准服务机制。建立老干部信息档案,详细记录老干部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内容,为老干部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结对联系制度。实施在职干部与离退休干部“一对一”结对联络机制,定期上门走访慰问、解决困难需求。强化权益保障。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确保老干部的离退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医药费及时报销。定期对老干部的生活待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定期组织老干部体检,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义诊活动,提升老干部健康素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依托国庆节、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开展诗书画展、文艺汇演等活动,进一步丰富老干部晚年生活。(罗春丽、绿春县委老干部局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