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喀什,足球的热情被彻底点燃。第二届“喀什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于6月24日在岳普湖县盛大开幕,来自7个国家的12支青少年足球队,将在7天内奉献26场精彩比赛。一时间,喀什因足球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足球在喀什持续攀升的热度,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
第二届“喀什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开幕式现场。岳普湖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悠久历史沉淀,厚植足球文化土壤
喀什被誉为新疆的“足球之乡”,足球运动的开展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追溯往昔,足球的种子早在岁月长河中悄然种下。
在岳普湖,早在1971年,岳普湖县首届青少年运动会把足球纳入比赛项目,12名体育教师投身教学,为足球在校园扎根埋下希望的种子;1973年,岳普湖县组队参加喀什地区比赛获亚军,足球潜力初露端倪。此后,岳普湖县群众体育活动日益丰富,足球场地设施开放,吸引越来越多人参与,在不断的交流与竞争中,一些优秀的足球苗子开始崭露头角。2000年,岳普湖县文化体育中心组建足球训练队,足球运动逐渐融入大众生活。
在喀什市、巴楚县、疏附县、伽师县等县市,足球同样拥有辉煌历史。当地足球队还有过战胜外籍球队的过往,这让足球成为喀什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鲜明象征,为打造“足球之乡”夯实了根基。
长久以来,足球早已融入喀什各族人民的生活,无论是在土坡、空地或小巷,无论男女老幼,踢足球的身影几乎处处可见。这种从历史中延续下来的全民热爱,成为喀什足球热度持续攀升的坚实根基,为足球事业的发展厚植了肥沃的文化土壤。
正如喀什市第三十六中学“喀什儿子娃娃”足球队主教练买买提江・马哈木提所说:“喀什流淌着足球的‘血液’。”在这样浓厚的足球氛围熏陶下,一代又一代的喀什人对足球充满热忱,不断投身到足球运动中。
“喀什儿子娃娃”的校园足球队(资料图)。
近年来,喀什地区高度重视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精心构建了国际、援疆省市、地区、县(市)、学校五级竞赛体系,为青少年搭建起多层次、多维度的竞赛平台,这无疑是喀什足球热度持续高涨的关键因素。
国际赛事层面,以“喀什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为代表,2024年首届赛事成功举办,而今年的第二届赛事全方位升级,参赛球队从首届8支增至12支,新增北京国安、山东泰山等中超劲旅,国际球队半数为U16国字号球员。
通过这样高水平的国际赛事,喀什的青少年球员们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队伍同场竞技,拓宽视野,提升球技。同时,赛事期间还举办研讨会,共话足球人才培养,探索足球青训体系建设,带动青少年体育和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深化国际青少年体育文化交流。
在岳普湖县体育中心主球场,中国新疆喀什岳普湖县代表队对战塔吉克斯坦国家足球学院代表队。王振贵摄
援疆省市赛事方面,上海、广东等援疆省市积极开展足球援疆项目。上海竞达体育足球援疆项目暨青少年足球文体交流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年,每年在上海对口支援的叶城县组织中小学足球联赛,还对教练员和有潜力的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叶城县的16所学校足球教师和学生每年赴上海足球基地进行为期12天的封闭训练,接受更为专业、系统和科学的技能培训。
广东连续多年在其对口支援的疏附县举办“石榴籽杯”青少年男子足球锦标赛,每年举办两期,有效提升了当地足球水平。
2024年粤喀“石榴籽”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现场。余思民摄
地区、县(市)以及学校层面的赛事同样丰富多彩。喀什地区连续举办“团结杯”五人制足球联赛,这一赛事以村(社区)和街道为最基础的参赛单位,从村、乡、县、地区逐级比赛、选拔,丰富了民众的文化体育生活。学校内部,如喀什第三十六中学推行“班班有球队、周周有球课、月月有赛事”的常态化机制,从足球兴趣课到年级联赛,从足球社团到精英校队,搭建起金字塔型人才培养体系。
这些不同层面赛事的紧密衔接,让喀什的足球爱好者们随时都有比赛可参与,激发了群众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
五级赛事矩阵,搭建足球成长阶梯
为了让足球事业能够持续繁荣发展,喀什积极打造科学、系统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这为喀什足球热度的持续攀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学校布局上,喀什地区体育局与教育局按照“1+2+12+12”的模式在全地区推出一批足球特色学校。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相衔接的足球体育特长招生,形成“一体化”衔接体系。探索试点小学与初中足球特长生对口直升、跨区招生办法、规范学籍管理、建立退出与补充机制,完善高中学校招收足球特长生办法,搭建中小学足球人才发展平台,形成从基层到高层的完整人才培养链条。
目前,喀什地区现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8所,全地区共组建了167支青少年足球队,在训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达2500余人。
以喀什第三十六中学为例,学校利用每周5节体育课普及足球技能,每学期开展班级联赛,在联赛中表现出色的同学可进入足球队。据校足球队总教练买买提江・马哈木提介绍,目前学校已与多所院校建立合作,为足球特长生开通了升学绿色通道。校“儿子娃娃”足球队先后走出两名国脚,2015年还获得“谁是球王”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娃娃组)全国总冠军。
此外,喀什地区积极借助外部力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深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由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投资1亿元建设,该基地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可承办国际足联一级赛事。
喀什市深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足球场地(资料图)。克力比努尔摄
新疆足协主席许明表示,该基地以“打基础、强基础”为目标,深化体教融合,让青少年球员在足球素质提升的同时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文化内涵。这种内外结合、系统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让喀什不断涌现出优秀的足球人才,也吸引着更多青少年投身于足球运动,推动足球热度持续上扬。
在体教融合方面,校园足球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伽师县巴仁镇第三小学,足球元素深度融入校本课程,开发出足球主题绘画、作文、诗歌创作等特色内容。这些课程让中华体育精神扎根童心,也让足球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校80%以上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校园里随处可见孩子们踢球的身影。更重要的是,足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能助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幼儿足球到成人赛事,足球早已超越运动本身,成为全方位育人的生动课堂。“足球小集体就像中华民族大家庭一样,大家相互扶持、互相帮助,照亮彼此前行的道路。”喀什市三十六中学足球队员海迪且・艾依提如是说。
体教融合让孩子们在追逐足球梦想的同时,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双重提升,也让足球在校园内的热度不断攀升。
时代机遇助力,激发足球发展活力
如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支点,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举办国际足球赛事,正是喀什抓住时代机遇,以足球为媒,推动与丝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生动实践。
中国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对战土库曼斯坦巨人足球俱乐部。陈朝摄
通过足球赛事,中国新疆喀什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青少年运动员在绿茵场上交流技艺、增进友谊,促进了民心相通、文化交流互鉴。这种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不仅提升了喀什足球的国际影响力,也让喀什足球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资源,为足球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为喀什足球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政策引导下,喀什地区加大对足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多的足球场在学校、社区落地,为群众参与足球运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岳普湖县体育活动中心。
山东援疆投入7600余万元打造足球基础设施,县域层面,完成英吉沙县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岳普湖县体育馆功能提升,新增标准塑胶跑道、足球场及照明设施;校园层面,建设喀什地区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喀什二中疏勒校区运动场地等项目,配套康复理疗中心与专业训练场地;社区层面,于受援四县重点区域建设足球场、篮球场30余个,构建“15分钟健身圈”,让足球运动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活。基础设施的完善,进一步激发了喀什群众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
喀什足球热度的持续攀升并非偶然,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完善的赛事体系、科学的人才培养、多元的融合发展以及时代机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今,喀什足球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在丝路热土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相信在未来,喀什足球必将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创造更多的辉煌,为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喀什力量,也将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文化融合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石观)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