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车轮缓缓驶过,2012年,在天津援疆积极有力的推动与支持下,于田博物馆正式投入使用。13年来,于田博物馆不仅承载着于田县厚重的历史记忆,为于田县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更让于田县的群众切实享受到了文化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刘拥胡杨艺术厅。阿依奴尔摄
于田博物馆总投资4千万元,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背后离不开天津援疆的大力支持。天津援疆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并高质量完成。该博物馆总面积6751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展厅、先进的设施设备,为群众打造了一个舒适、便捷的文化参观环境。
走进于田博物馆,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于田县历史与文化的时光之门。馆内丰富的文物藏品,从古老的陶器、精美的玉器到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物品,每一件都承载着于田县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在天津援疆的助力下,博物馆的展陈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展示等,让原本静止的文物“活”了起来,群众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于田县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民俗风情。
于田博物馆。阿依奴尔摄
对于于田县群众而言,于田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福利。以往,群众想要了解于田县的历史文化,往往只能通过口口相传或者一些零散的资料,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渠道。如今,博物馆成为群众身边的“文化大课堂”,无论是学生、老人还是年轻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们可以在参观过程中,将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与实物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老人们则能在这里回忆起过去的岁月,重温那些熟悉的文化符号;年轻人也能通过博物馆,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家乡,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约特干遗址模型。阿依奴尔摄
“以前我们想了解家乡的历史,都没个合适的地方,现在有了这个博物馆,我们能随时来参观学习,还能带孩子来感受家乡的文化,天津援疆真是给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群众阿布都卡迪•库尔班说道。
天津援疆助力于田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为于田县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更让群众在文化发展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幸福感。(阿依奴尔•艾司卡尔、奴日曼古丽•阿不都热曼)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