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届南博会】居文山秘境:探六郎城、赏非遗,聆听自然的声音

时间:2025-06-23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唐琦

6月19日至24日,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南博会”)上,云南文山以“仙草”为引,以山水为卷,勾勒出一幅“康养旅居+民族风情”的绚丽画卷。文山广南县六郎城村,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偏远村落,如今凭借铁皮石斛产业与生态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成为“旅居云南”的标杆样本,更以“中国三七之乡”的深厚底蕴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邀世人共赴一场跨越山水的诗意之约。

在此次旅居云南馆展区中,文山展区将广南“六郎城村”搬到了南博会现场,再现了“仙草秘境”的静谧安详。市民游客可以漫步于仿野生石斛丛中,感受“天人合一”的康养哲学。

六郎城村坐落于海拔1260米的喀斯特山地间,这里年均气温 19℃,四季云雾缭绕,孕育出被誉为“救命仙草”的铁皮石斛。依托这一独特资源,当地打造了“六郎城・仙草秘境”景区,开发出万米石斛观光长廊、石斛生态观光园、精品民宿集群等项目,形成集种植观光、非遗体验、中医药康养于一体的产业链。

“此次文山展台的设计灵感源自六郎城村景区入口,通过场景复刻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文山的风土人情。除核心景区元素外,展台还系统整合了文山非遗体验项目、特色农副产品及文创衍生品,形成多维立体的文化展示矩阵。”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局智慧旅游宣传科工作人员李婷婷介绍。

在南博会活动期间,文山展区为市民游客贡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民族歌舞盛宴。此次歌舞活动以“壮乡苗岭是你家”为主题,将文山的好山好水变成了可感知、可触碰的视觉符号。

文山州民族文化工作团王戴瑾烨分享道:“我很高兴能够通过舞蹈把我的家乡文山推介给中外游客,希望大家都能来到文山,体验‘三七之乡,世外桃源’的别样生活。”

作为苗族、壮族等11个世居民族的聚居地,文山的民族服饰也是此次展区的一大亮点。苗族传统服饰以土布为底,银饰点睛,其制作工艺融合了刺绣、蜡染、挑花等多种技法,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南博会期间,文山展区设置民族服饰体验区,游客可从五彩丝线绣制象征吉祥的“苗岭花”纹样中,感受指尖流淌的千年技艺。

“目前,彝绣、织锦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已不足 6人,每一件手工服饰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从纹样设计到单件作品的制作周期普遍超过1年”。云南指尖有爱非遗文化传承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敏分享道,“我们一方面通过非遗与现代文创的跨界结合,将传统纹样、织绣技艺融入挎包、服饰配饰等现代生活用品。另一方面,我们还组织开发了非遗研学路线,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非遗。现在,我们已为当地解决了300多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文山村以“仙草”为媒,在南博会上搭建起生态、文化与健康的桥梁。让曾经的“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村落,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与中外旅居者共赴一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深度体验,在山水间书写属于文山的时代故事。(唐琦)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