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科协探索开设“政务服务+科普”融合发展模式

时间:2025-06-1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政务服务大厅作为连接群众的“城市会客厅”,已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前沿阵地。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科协联合县政管局,创新打造“政务服务+科普”新模式,通过构建场景化科普阵地、建强专业化科普队伍、提供精准化科普服务、完善常态化协同机制,让科学知识融入群众办事全流程,实现“全民科学素质+政务服务效能”双提升,为基层科普惠民服务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整合大厅空间资源,打造“沉浸式”科普场景。在政务大厅入口处设置科普宣传栏,每月更新天文地理、生命科学等主题内容;在休息等候区打造“科普示范点”,放置“科普书架”陈列科普书籍、手册1000余册,2025年累计发放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等科普资料2万余份。同时,依托大厅电子屏循环播放“科普中国”短视频,配置AED除颤仪、灭火器等实操设备,联合开展应急科普演练,邀请群众参与心肺复苏、消防器材使用等实操体验,让科学知识从“纸上”走到“手上”。

打造窗口型科普队伍,让服务更有温度。将窗口工作人员纳入基层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定期开展“科普能力提升特训营”,邀请科普专家讲授科学知识讲解技巧、新媒体科普制作等技能,持续提升窗口人员政务服务科学知识储备。同时,推动窗口人员化身“科普宣传员”,建立“业务关联科普必讲、热点问题科普必答”工作机制——办理营业执照时讲解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办理社保业务时普及保健知识,实现“办一件事,学一类知识”的服务增值。

创新精准化科普服务,让需求靶向落地。依托政务服务数据,建立科普服务“按需配送”机制:为新开办企业推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解析”“专利申报流程”科普包;为退休群众定制“养老金计算科学方法”“慢性病预防指南”;为农特企业主专题讲解松茸、松露等农产品标准化种植与电商运营知识,2025年累计精准推送科普信息1万余条。针对“AI换脸诈骗”“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等社会热点,县科协迅速响应,制作《办事场景防骗科普手册》,通过窗口讲解、微信公众号推送、短视频平台传播等多渠道覆盖,累计触达群众5万余人次。在每个服务窗口设置“科普小讲台”,编制涵盖43个办事场景的《科学办事指南》,群众扫码即可获取办事相关科学知识,实现“扫码即学,办事即科普”的便捷体验,实现科普与政务服务高效融合,让“科普惠民更便民”的理念触手可及。

下步,县科协将针对不同时间节点和群体需求策划主题科普活动,通过“场景化+互动式”科普,让群众在办事间隙潜移默化的提升科学素养,进一步探索创新科普服务新模式,打造更多“科普+”融合场景与科普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曹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