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皓珺藏珍》新书发布暨民间收藏分享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皓珺博物馆举行。活动汇聚了来自文化艺术、文物收藏、学术研究及媒体等领域的嘉宾,共同见证云南民间收藏的重要成果首发上市,并共同探讨民间收藏的文化价值与未来方向。
据介绍,《皓珺藏珍》是由云南皓珺博物馆馆长石磊历时三年编著的画册,收录187件馆藏珍品,90%藏品为石磊从海外抢救回国,每一件背后都是一段文化“归家”的艰辛故事,画册的出版首次对公众进行系统性的价值展示,诠释了民间的文化力量与文化担当。
活动现场,石磊分享了其四十载收藏历程、皓珺博物馆八载春秋的坚守,以及编著此书的点滴心得。他表示,“这是一份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并讲述了对中华文化遗产的敬畏与守护之志,引发在场嘉宾共鸣。
研讨环节,在场嘉宾从艺术鉴赏、文物价值、学术研究及收藏实践等多维度,深入剖析了《皓珺藏珍》的学术贡献与艺术魅力。原云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郑明指出,《皓珺藏珍》的出版是对云南乃至中国丰富民间收藏资源的珍贵记录,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与文献支撑;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永康从皓珺博物馆收藏、研究、宣传教育等功能进行分享介绍。
在活动特别设置的温馨环节上,石磊小女儿石珺楚登台发言,并深情诵读《皓珺藏珍》书中后记片段。通过诵读,她真挚分享了其父石磊八年来的艰难与沧桑,坚定与坚守。
随后,嘉宾们移步博物馆展厅,在石磊及工作人员导览解说下,近距离欣赏馆藏珍品,聆听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密码,沉浸式感受民间收藏的深厚底蕴。
此次《皓珺藏珍》的发布与研讨,诠释了民间的文化力量与文化担当,同时也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交流平台,彰显了民间收藏机构在保护文化遗产、推动学术研究、促进文化繁荣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与活力,为云南文化强省建设注入了新的动能。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