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围子屏边县高海拔荔枝、枇杷、龙眼新品种经济林母树园基地里,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银龄人才”陈友祥指着已经培育成功的“仙进奉”说,以后屏边的新鲜荔枝能吃半年了。在一批批“银龄人才”的助力下,屏边荔枝的产果期已从4月底延长至10月,实现“四月红透、十月飘香”的产业跨越。
这片基地就如一个“百宝园”,光是培育的荔枝品种就有4~5个。陈友祥说,屏边县低海拔地方土地被利用得差不多了,这片基地的海拔在1200米左右,我们每年都要在这里培育很多荔枝品种,主要目的就是想让荔枝“爬坡”,能够在中海拔(1200~1300米)的地方种植。目前,荔枝“仙进奉”已经培育成功,大约在每年8月份成熟,与屏边低海拔的荔枝就错开了季节。陈友祥正在与相关部门对接,准备育苗5万株,于明年大面积推广。
在基地里,一个新品种荔枝“马贵荔”长势正旺,陈友祥说,这个品种去年10月份有少量挂果,待这个品种的品质稳定后,屏边的荔枝将添“新成员”。以后,每年10月份到屏边,也能在树上采摘新鲜荔枝。
“‘三月红’在4月底就可以采摘,5月底,‘妃子笑’就可以采摘,8月份吃仙进奉,10月份吃马贵荔。”掰着手指头,陈友祥说,屏边的荔枝品种越来越丰富。
在基地另外一侧,还有很多枇杷品种。陈友祥指着“三月白”枇杷树说,大多数枇杷都是黄色的果肉,这里培育着10多个品种,果肉都是白色。黄肉枇杷到4月底就罢市了,这些白肉枇杷可以到6月份采摘。
屏边水果产业的突破,源于当地对银龄人才资源的深度开发。县委老干部局创新实施“银龄人才”计划,整合农业农村、林业草原等部门退休专家资源,还柔性引进陈厚彬教授团队、郑少泉“银龄人才”服务团队,建成涵盖荔枝、枇杷、龙眼等作物的技术攻关体系,建立13个省级专家工作站、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平台,突破无核荔枝培育、早熟枇杷稳产等13项关键技术,通过“专家工作站+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技术成果转化。目前,屏边县荔枝种植面积达5.4万亩,占全省总量38%,2024年产值突破2.1亿元,“屏边荔枝”品牌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王宗林、杜浩楠)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