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昌吉国家农高区)老龙河试验基地西瓜大棚内绿意盎然。当天,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西部中心)组织的“新疆设施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会”在此举行,计划在昌吉州推广吊蔓西瓜新品种及配套绿色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西部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专项行动”同步启动,打造“西部礼品瓜”区域公用品牌。
走进大棚,瓜藤攀爬的吊绳上,一颗颗圆润的西瓜悬吊半空,果皮泛着翠绿光泽,每一株西瓜藤蔓上都挂着小标牌,标记着熊蜂不同的授粉时间和西瓜的成熟程度。切开后,金黄色的瓜瓤如香槟般流淌,吸引了百余名瓜农、专家和客商的目光。
图为“新疆设施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会”现场。刘茜摄
“这种小西瓜既好看,又好吃,所以叫‘礼品瓜’。”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西部中心西部特色瓜类育种与轻简化栽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朱迎春站在田埂上,手持扩音器讲解技术要点:“团队从上千个西瓜组合中筛选出104个组合进行试验种植,在此基础上选育的6个小果型西瓜新品种,在果型、皮色、肉质、口感、风味等方面各具特色,可满足不同区域、茬口的种植需求。通过吊蔓栽培、环境精准调控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将传统设施西瓜种植的产量提升,糖度稳定在13度以上,商品果率突破90%。”
近年来,西部特色瓜类育种与轻简化栽培创新团队成功集成“两优、两减、三提”设施吊蔓小西瓜栽培技术模式。现场会展示的中农彩虹1号、中兴红6号、中农翠玉等新品种,果形美观,功能性营养价值较高,完美契合高端礼品市场需求。通过错峰上市,每亩收益可达传统模式的2-3倍。
昌吉州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成金丽介绍,通过在西瓜大棚实际测量垄宽、株距、行距、株数、坐瓜等核心指标,传统爬地种植每亩只能栽700株西瓜幼苗,现在采用吊蔓栽培这种立体栽培模式,每亩能种植2000株,亩产量达3000公斤,每公斤西瓜按照8元的销售价格,一亩地西瓜产值在2.4万元,除去一万元的成本,一亩地效益在1.4万元左右,这个设施西瓜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图为西部特色瓜类育种与轻简化栽培创新团队副研究员袁高鹏展示小果型西瓜新品种。刘茜摄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西瓜产业一直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当前昌吉州西瓜产业面临种植模式单一、经济效益不稳、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昌吉国家农高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恩良介绍,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昌吉国家农高区与西部中心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特色西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集成创新与示范”项目,共同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让更多农户掌握先进技术,推动新疆西瓜产业向高端化、功能化、品牌化迈进。
西部中心副主任侯绍华表示,针对目前品种单一、上市时间集中以及经济效益低等短板,相关团队通过对西瓜品种的选育栽培以及管理技术的创新和集成,建立了设施吊蔓小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在西瓜的品质、产量以及效益方面均有显著提升。这次观摩会集中了科研产业以及市场三方,探索了“市场提出需求,科研出解决方案,生产端落地执行”的新模式,力争走出种出来再找市场的困境。西部中心将陆续开展西瓜品质鉴定会、分级选择交流会以及产销对接会等活动,引导种植户加入新品种示范或计划,推动有机产品认证,打造“西部礼品瓜”区域公用品牌,共同书写新疆设施西瓜产业新篇章。(刘茜、刘思思)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