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乐秋乡麻栗村,山林间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劳作景象。曾经,这片土地上的村民守着丰富的林地资源,却只能依靠传统农业获得微薄收入。如今,麻栗村凭借林下经济,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改造核桃低效林:重塑山林价值
麻栗村有着丰富的山林资源,核桃树漫山遍野,但因管理粗放,面临产量与质量双低的困境,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低效林”。为改变这一局面,麻栗村在林业专家的指导下,实施核桃低效林改造项目,对村民现场开展科学的修剪方法培训,指导村民对核桃树进行疏密降冠处理,让核桃树树冠获得充足采光,改善通风效果,从而提高核桃产量。同时,经过合理修剪,还能释放林下土地空间,为后续开展其他经营活动创造条件。
挖掘土地潜力:核桃林下种工业辣椒
核桃林改造成功后,经调研后决定进行林下种植工业辣椒。经省科协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积极探索,在麻栗村推行“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吸纳100多户农户自发加入,种植工业辣椒180亩。2024年工业辣椒平均每亩收入超5000元。目前,林下工业辣椒种植为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也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融合自然条件:梅子林下种茶
在省科协多年帮扶下,麻栗村积极探索增收新路径。梅子树适宜气候温润的环境下生长,其枝繁叶茂,能为茶树生长提供理想的遮荫条件。凭借这一优势,麻栗村种植青梅6000亩,开启梅子林下种茶的模式。以梅子树落叶为天然肥料,滋养茶树,利用梅子林的生态系统,实现生物多样性防治病虫害,如吸引鸟类捕食茶园害虫。所产茶叶经传统工艺精心加工,不仅有茶叶本身的醇厚香气,还融合了梅子的淡雅果香。目前,青梅已成为麻栗村特色产业,每逢梅花盛开,洁白的梅花与苍翠的茶园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致。
构建生态经济循环:茶园套种中药
在麻栗村上箐还留存着上万株60多年树龄的生态茶树,已成为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宝贵财富。驻村工作队积极邀请省农科院茶学、林下经济等专家到麻栗村进行调研,经过深入考察与研讨发现该地适宜利用黄精、天门冬等喜阴中药材在茶园中套种,其根系能改善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中药材的种植与管理需要大量劳动力,能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让麻栗村的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余筱雨)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