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华灯初上。近日的墨玉县梧桐金街夜市人声鼎沸,地道的新疆烤羊肉串的香气混着摊主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在暖黄灯光下氤氲成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这条曾默默无闻的街区,如今已成为墨玉县斯孜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经济发展的鲜活样本。
自今年3月22日开业以来,梧桐金街夜市凭借创新党建模式迅速“出圈”。特别是《爱我中华》快闪视频在网络平台火爆传播后,夜市知名度飙升,一跃成为墨玉县最具人气的“网红打卡地”。截至目前,这里已举办大型文艺演出30余场,日均客流量突破千人次,成为当地夜间经济的闪亮名片。
墨玉县斯孜街道以“党建红引领烟火气”为核心理念,聚焦商户、消费者、社区三方需求,构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发展共赢”的党建共同体。通过建立“街区党支部+商户党小组+流动党员驿站”三级组织体系,动态摸排登记商户党员信息,设立党员示范摊位,组建“红色商户联盟”,实现党组织在夜市的全覆盖。同时,打造集政策宣讲、纠纷调解、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梧桐红盟驿站”,定期开展“微党课”“红色故事会”等活动,让党建阵地成为凝聚商户、服务群众的“红色港湾”。此外,街道推行“双报到双服务”机制,组织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夜市,通过建立商户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精准对接商户发展诉求。
在推动夜市发展过程中,斯孜街道探索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智慧赋能”的特色治理模式。建立由社区党支部牵头,商户代表、居民代表、物业企业参与的“四方联席会”,每月召开议事协商会,共同解决停车管理、环境卫生等治理难题;实施“红色领航•品质提升”工程,引导商户打造特色摊位、培育网红打卡点,并举办“梧桐夜市文化节”等主题活动,持续提升夜市吸引力。此外,街道联合周边小区、企业开展党建共建,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并设立商户公益基金,开展助老助学等公益活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先锋服务暖民心”工程则让治理更有温度。党员志愿服务队身穿红马甲穿梭街巷,既当“消费维权员”又做“经营指导员”。“现在处理纠纷不超过1小时,投诉量同比下降40%,商户满意度达95%!”斯孜社区第一书记师涛介绍说。
如今,党建引领下的梧桐金街夜市已初见成效,带动超50户就业,成为区域夜间经济新地标。酸奶粽子摊主阿依古丽•阿卜杜热合对此感受颇深:“以前我们这些摆摊的都是单打独斗,现在有了社区党组织牵头,我们就有了主心骨,我每天凌晨6点采购、晚上8点出摊,虽然忙碌,但每晚能赚200多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据悉,墨玉县斯孜街道将以梧桐金街夜市为样板,今年计划在同心路打造同心夜市,在巴格齐社区亿家汇生活广场打造食光里夜市,持续以党建“红色引擎”驱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让“烟火气”升腾为群众的“幸福味”。(南梦娜)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