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经济数据论政绩

时间:2025-05-20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赵德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当经济数据成为评价一个地方领导政绩的主要指标,数据造假乱象频频发生,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和不科学的政绩观上。

政绩考评,是对一段时期以来工作的“大总结”“大梳理”,及时回顾、有效总结工作进展情况,有利于改善工作、促进发展。但工作是否真抓实干,是否真正得以落实,却和材料报表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上级部门在考核基层单位的时候,单纯地“以经济数据论英雄”,这必然会助长基层单位的数据偏好,甚至为了一个好成绩,不惜数据“注水”,这样的政绩考核,很难考准基层部门的实绩。

要准确地评价一个部门,或者一个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最科学合理的办法就是走出去、走下去,走到他们管理服务对象身边,去问效于民,去看一看他们的工作实绩。然而让人痛心的是,总有不少部门的领导干部,他们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习惯于单纯地看基层一级级汇报上来的材料、数据。了解基层人员的个人情况,他们也同样不愿去实地和当面考察。于是,一级级填表格、报材料就成了上级部门了解基层单位和基层人员最省事的办法

这种以经济数据论英雄的评价考核体系,导致一些地方领导的短视行为,在任期内大搞所谓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为了营造地方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不惜沽名钓誉、好大喜功,甚至于瞒天过海、弄虚作假。由此看来,要防止考核的片面性,不以数字论英雄,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一套能够反映正确的政绩观的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唯有通过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核评价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使那些弄虚作假、靠数字升迁的干部受到惩戒,有效地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才能杜绝和减少统计数字掺水造假现象的发生。(赵德仁、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