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北宋文学家苏辙撰写政论文章《新论》时提出“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以绣花功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主心骨”。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主心骨”,是团结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要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方式,如建立“党建 +网格”工作模式,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除此之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在基层治理中亮身份、作表率,带头参与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例如,社区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党员们带头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科技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智动力”。网络信息技术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要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推动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能够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和精准度。例如,利用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接收群众意见建议,对基层治理中的各类问题进行实时观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构建“线上治理矩阵”,实现政策精准推送、民意高效收集、矛盾源头化解,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多元参与,凝聚基层治理“向心力”。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居民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在基层治理中,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中来。为了更好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建立定期走访制度,深入居民家中,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走访,可以了解到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环境卫生、物业管理、养老服务等。同时,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参与能力,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参与基层治理。除此之外,基层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在实际工作中,要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例如,在解决环境卫生问题时,需要城管、环卫、社区等部门共同参与,形成联动效应,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基层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需要党员干部以绣花功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李治刚、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晋城街道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