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昆仑山脉北麓的新疆民丰县尼雅乡先锋村,正上演着一场生态逆袭。曾经被黄沙吞噬的土地,如今绿意渐浓,党员阿依姆罕•艾散用亲身经历讲述着家乡从荒漠沙地到宜居家园的蜕变故事。
从风沙漫天到绿意盎然的环境。图拉罕•奥斯曼摄
阿依姆罕•艾散回忆起往昔说:“一刮风,黄沙铺天盖地,眼睛都睁不开,家里、锅里全是沙土。生态环境恶劣,日子越过越苦。”转机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传来之后。
阿依姆罕•艾散感概道:“国家启动‘三北’工程,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就像在黑夜里看到了光,全村人都很开心。2024-2030年,县里规划了庞大的防沙治沙任务,用工程、生物、光伏治沙这些新法子,要把沙漠锁住。我们很荣幸参与防沙治沙造林等工作,亲手种下红柳、梭梭,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如今沙地变绿洲,沙尘暴少了,空气清新了,日子也更有盼头。往后,我们还要接着干,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
每到傍晚,大家聚在一起,跳着欢快的舞。图拉罕•奥斯曼摄
在治沙过程中,村民们展现出了非凡的决心和毅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漫步在尼雅河畔,曾经的荒漠早已不见踪影。后河坝那一片全是绿油油的。红柳摇曳,梭梭挺拔,沙枣飘香。以前一年到头沙尘暴不断,现在一个月都见不着几回风沙,空气里都是青草香。更令人欣喜的是,民丰县通过发展肉苁蓉、黑枸杞等耐旱经济作物,带动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党员阿依姆罕•艾散以志愿者身份现场教村民垃圾分类。图拉罕•奥斯曼摄
生态环境改善了,村里在人居环境整治上也没落下,村委会开会,现场教村民垃圾分类。目前,村民都养成了习惯,垃圾整整齐齐分类,村子干净得很,还种满了花花草草。每到傍晚,村里的文化广场很热闹,大家聚在一起,跳着欢快的舞,唱着幸福的歌。
从风沙漫天到绿意盎然,从穷困潦倒到幸福安乐,民丰县的生态蜕变,是千千万万农牧民携手奋斗的生动写照,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力实践。(图拉罕•奥斯曼)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