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形式主义作风”成顽疾

时间:2025-05-1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任金行

“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谁来落实”,这一网络流传的对联,辛辣地讽刺了当下一些地方存在的“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的不良现象。这种形式主义作风,不仅严重浪费行政资源,更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坚决予以整治。 

会议与文件,本应是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会议能够汇聚各方智慧,形成决策共识;文件则用于明确工作要求,传达政策精神。然而,一旦本末倒置,将开会发文当作工作的最终目的,就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有的地方,上级文件刚到,下级便匆匆转发,不结合实际情况细化落实举措,看似迅速响应,实则敷衍塞责;有的会议,内容空洞无物,台上照本宣科,台下昏昏欲睡,开完会便没了下文,问题依旧悬而未决。

“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现象的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从思想根源看,部分干部政绩观扭曲,过于注重表面形式,认为开会发文便是对工作的重视,至于实际效果如何,却鲜少关心。他们更在意如何向上级展示自己“忙碌”的工作状态,而非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从工作机制角度分析,一些地方考核评价体系不够科学,过于看重文件数量、会议次数等表面指标,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形式主义之风。同时,部分干部能力不足、担当不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和勇气,便以开会发文来“推卸责任”,一旦工作出现问题,便以“已开会、已发文”作为挡箭牌。 

这种不良作风的危害不容小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消耗在无意义的文件流转和会议召开中,基层干部疲于应付,真正用于深入基层调研、为群众办实事的时间所剩无几。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政策在“最后一公里”难以落地生根,还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群众对政府工作产生不满和质疑,削弱政府的公信力。 

为了根治这一顽疾,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施策。要加强思想教育,通过主题教育、培训学习等方式,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深刻认识到“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将工作的重心真正放在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人民群众上。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更加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减少对文件会议数量的过度关注,从根本上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上级部门在制定政策、部署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基层实际情况,避免不切实际的要求和层层加码,给基层留出足够的自主空间和时间去抓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需要的是真抓实干的行动派,而非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只有坚决摒弃“文件落实文件,会议贯彻会议”的形式主义作风,才能让各项政策真正落地见效,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任金行、昆明阳宗海七甸街道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