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基层宣讲队伍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时间:2025-05-14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刘黎

近来,云南省玉溪市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充分激发基层宣讲队伍活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精准化的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强培训,提升宣讲能力

为了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宣讲骨干的理论素养和宣讲能力,4月17日至20日,玉溪市2025年基层宣讲骨干示范培训班在峨山县委党校举办。此次培训班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开设专题课程,组织市、县、乡、村四级共105名宣讲骨干,系统学习讲话的核心要义,学习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相关要求。

在培训方式上,采用专家授课与案例剖析相结合,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提升宣讲骨干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为适应新时代的传播需求,培训班创新设置了《短视频剪辑实战》《文艺宣讲创作实践》等特色课程,将新媒体传播技巧与地方文化元素巧妙融合,积极探索“理论+文艺”“线上+线下”的复合型宣讲形式。

同时,建立了“集体备课+分组演练+实地宣讲”的全链条实训机制,将105名培训学员分为8个小组,全体学员都参与到宣讲实战中。通过这种方式,全面提升基层宣讲骨干的理论素养和宣讲能力。

广覆盖,拓展宣讲阵地

5月5日,澄江市2025年第三十三届立夏节暨第八届傩戏文化系列活动主会场精彩“开讲”。

活动中,“仙湖之声”百姓宣讲团成员各展所长,通过理论宣讲、快板表演、花灯戏曲等形式,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为了让理论宣讲更贴近群众,全市积极拓展宣讲阵地,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家长夜校、民族节庆活动等丰富多样的载体,让宣讲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宣讲队伍不辞辛劳,深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厂企业、田间蔬菜交易市场、城市社区花园长廊、村民小组活动室、农家庭院等场所,针对产业工人、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社区群众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宣讲活动。

在基层宣讲骨干的示范带动下,全市组建基层宣讲队伍126支,共有宣讲人员1202人。自3月份以来,累计开展基层宣讲1864场次,覆盖人数达126906人次,形成了广泛的宣传声势。

接地气,创新宣讲形式

全市基层宣讲队伍深入村寨,持续开展一系列既“聚人气”又“接地气”还“冒热气”的宣讲活动,推动党的理论传播实现“落地”与“出圈”。

4月28日晚,新平县哀牢新声宣讲队编排的情景剧《小罗探亲》在县城小花园舞台首场宣讲。有深度、有温度、接地气的宣讲形式,将党的理论政策融入精彩的文艺表演中,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刚才观看了这个情景剧,太精彩了,通过小罗的视角,让我们更加直观地看到了新平这几年的变化。这样的宣讲形式非常好,生动有趣,让我们老百姓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市民王健芬为情景剧点赞。

各基层宣讲队伍积极探索“语言类+文艺类”双轨宣讲体系,精心打造了《蓝媒》《辣椒红了》《吃不完》等一系列原创宣讲作品。这些作品巧妙地将理论宣讲与地方文化、民族活动紧密结合,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以生动鲜活、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到每一位百姓心中。

线下宣讲百花齐放的同时,线上宣传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红塔区精心制作并推出“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线上节目8期,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澄江市积极拥抱AI技术,推出“澄小宣”宣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理论视频,以新颖的形式吸引群众关注;华宁县推出“理论•宁来讲”系列宣讲视频,丰富了线上宣讲的内容。这些视频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以小故事阐述大道理,让理论宣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全市各级各类媒体也高度关注基层宣讲活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宣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累计制作宣传视频144条次,发布宣传信息超200条次,浏览量超50万。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提高了宣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更多的群众能够便捷地学习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下一步,玉溪将持续创新宣讲形式和内容,不断提升宣讲的质量和效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刘黎/文、玉溪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