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怀瀁书院,一堂有趣的外语教授课正在展开。课堂上,在云南留学的学生用清晰的发音、生动的演示,教授着“你好、谢谢、不客气、你、我”等日常高频使用词汇,耐心地纠正发音,并通过举例,帮助理解记忆。
据了解,每周六,怀瀁书院都会举行丝路驿站“站在云南看世界,让世界来到云南”语言教授项目。活动秉持公益理念,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开设波斯语、越南语、泰语等课程,对外国语言文化感兴趣的均可参加。
语言教授活动是怀瀁书院策划的丝路驿站文化交流活动其中一项活动。以“站在云南看世界,让世界来到云南”为主题,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教授的内容非常实用,课堂氛围热烈,互动很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能学到新的知识,也能促进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参与活动的学员们说。
除语言教学外,还面向外国学生创新开设了“中文+”系列活动。留学生线上用中文详细讲解陶艺、茶等的起源、发展及制作工艺,让外国学生在感受陶艺、茶文化魅力的同时,领略中文的独特韵味。目前每期线上课程参与人数已达数百人。
书院也定期组织留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活动、茶文化体验活动、研学活动等。“在书院不论是参与茶艺和语言教授课程,还是其他的活动,提升中文水平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包括茶艺也是来了中国之后才有深入了解,才慢慢感兴趣的。”来自云南大学的留学生说。
怀瀁书院创始人介绍,“怀瀁书院牵头举办‘怀瀁杯’国际青少年诗词大赛,大赛分为中小学组和留学生组,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让参赛人员感受中华优秀诗词的魅力,推动中国优秀诗词的传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为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诗词大赛,书院专门邀请诗词大赛领读人,一对一针对参赛留学生进行发音及诗词理解指导。领读人从诗词的平仄韵律入手,逐字逐句纠正留学生的发音,帮助他们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典故、情感内涵。留学生们认真聆听,积极模仿,在反复诵读中,逐渐领略到中华诗词的独特魅力。
通过开展一系列精彩丰富的活动,怀瀁书院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让中国独特的民族风俗、美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不同国家的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交融,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作为在云南学习的留学生,大家都想用自身的力量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书院举办的各种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交流和联系的平台,让留学生群体成为了国家间交流的推动者。参与其中,我感到非常的自豪。”来自越南的留学生王氏河说。(高丙芸)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