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五月的风拂过苍山洱海的碧波,掠过玉龙雪山的银巅,“五一”假期的云南大地,处处涌动着温暖与热情。身着红马甲的文旅志愿者们,如同春日里绚烂的繁花,在云岭大地上肆意绽放。他们以专业与真诚,精心绘就出一幅动人的云南文旅画卷,让“旅居云南——我们都是推荐人”的品牌理念,如潺潺溪流,缓缓淌入游客心间。
在景区的每一个角落,志愿者们都是比阳光更炽热的存在。昆明西山风景区,烈日高悬,暑气蒸腾,志愿者们穿梭在如织的人流中,将一杯杯清甜的凉茶递到游客手中。凉意驱散了暑气,更温暖了游客的心。“这些志愿者就像行走的‘活地图’,走到哪儿都能看见他们热情的笑容,安全感满满当当!”游客们的称赞,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他们手中传递的“践行低碳共建绿色家园”宣传手册,不仅播撒着环保知识,更让文明旅游的种子,在春风里悄然萌芽。
这份温暖与热情,蔓延至全省16个州市的机场、高铁站、重点景区景点和文博场所。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成为了各地最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或是耐心解答游客的疑问,或是细心引导购票流程,又或是热情地为游客定格美好瞬间,每一个举动,都诉说着云南的好客。
红河州蒙自市碧色寨景区里,志愿者们的服务细致入微。帮游客拍照时,他们会蹲下身子寻找最佳角度;为游客指路时,会详细地描述沿途的风景;遇到游客身体不适,立即递上药品。一位游客眼眶湿润地感慨:“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云南,我一定会再来,多住些时日,好好感受这份美好。”丽江古城里,志愿者们与游客一问一答间,传递的不仅是信息,更是丽江的温度。那句“你们是丽江最好的形象代言人”,饱含着游客最真挚的认可,也让志愿者们坚定了继续前行的信念。
5月1日上午,“云南舞蹈大家跳”系列活动“走进世界的香格里拉”在独克宗古城盛大启幕。活动现场,青年志愿者们宛如勤劳的小蜜蜂,积极协助工作人员进行会场布置。从摆放座椅到调试音响设备,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演出开始后,他们在观众席间来回走动,引导观众有序入场就座,时刻关注着现场秩序,保障演出顺利进行。舞台上,演员们用优美的舞姿演绎着藏族的豪迈与热情,台下,志愿者们的贴心服务同样温暖人心。演出间隙,志愿者们还邀请游客一起参与简单的藏族舞蹈教学,广场上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不同地域的人们因舞蹈、因志愿者的热情紧紧牵系在一起。一位来自湖南的游客兴奋地说:“刚到古城,就被志愿者们的热情感染,他们对这里的介绍,让我迫不及待想要深入探索,真想在这里多旅居些时日,好好感受这份独特。”
这一幅幅温暖的画面背后,是一组组动人的数据支撑。“五一”假期,全省1300余个文旅志愿服务项目蓬勃开展,1.4万余名志愿者化身“温暖使者”,累计服务时长7.5万余小时。这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由全省文旅系统干部职工、机场和铁路客运站工作人员、涉旅企业员工、导游以及高校青年学生等组成。而在多方宣传引导下,截至目前,“云南公共文化云”志愿服务平台共注册文旅志愿者11.7万人、团队2396支,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219万小时。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段温暖的故事,都是对“旅居云南”的深情告白。
志愿者们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更是“旅居云南”的推广者。他们化身“云南故事讲述人”,向游客娓娓道来云南各地的特色旅居项目。在洱海畔,与游客分享清晨看日出、傍晚赏夕阳的惬意;在丽江古镇,描绘夜晚漫步青石板路、听民谣浅唱的浪漫;在西双版纳,讲述雨林探险、体验傣族风情的奇妙。在景区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中,游客们亲手制作扎染、学跳民族舞蹈,沉浸式感受云南文化的魅力,也在心中种下了“旅居云南”的种子。
“五一”假期的帷幕缓缓落下,但云南文旅志愿服务的乐章永不停歇。志愿者们的热情,将化作四季的风,吹拂在云岭大地;他们的温暖,将凝成永不褪色的光,照亮每一位游客的旅途。未来,云南将继续以爱为笔,以情为墨,书写文旅志愿服务的新篇章,让“旅居云南”成为所有人心中最美好的向往。(杨婧瑶)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