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锦屏镇常青社区,有这样一位壮族妇女,名叫赵洪珍。30年来,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用无私大爱书写了感人至深的孝亲故事。
她先后赡养4位老人,抚养6名无血缘子女,资助9名困难学子,为孤寡老人、困难群众送去生活物资百余次。2009年,她与丈夫被授予省级敬老爱老助老“云岭十大孝星”荣誉称号,成为孝老爱亲的典范。
赵洪珍的善良、坚守与奉献,诠释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成为身边人心中的榜样,她的事迹也如温暖的春风,感染着常青社区的每一个人。
柔肩托举重担,彰显母爱无疆
赵洪珍的善行,始于一个壮家女儿的本分。从小在尊老爱幼的壮族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她心中播下了善良的种子。婚后,她毅然承担起照顾丈夫前段婚姻留下的3个子女、丈夫家3位老人和自己母亲的重担。
生活的重压没有压垮她,反而让她更加坚强。
一次偶然,她在路边发现一名弃婴,母爱的本能让她毫不犹豫地将孩子抱回家。而这个决定让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但她从未后悔。为了维持生计,她和丈夫尝试过各种营生:打零工、开包子铺、做餐饮、搞种植……每一步都异常艰辛,甚至还背负债务。
然而,面对生活的困境,她却将全部的爱都给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们,毅然放弃了生育自己孩子的机会。后来,大儿子和小儿子家庭遭遇变故,她又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抚养两个孙子的责任,用母爱照亮这些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赡养四位老人,尽显孝道真情
在全心抚育子女的同时,赵洪珍还主动承担起照顾4位老人的重担。面对生活的重压,她没有丝毫退缩,反而以更加坚韧的姿态,撑起了这个特殊的大家庭。
婆婆罹患肺结核期间,她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贴身照料三年,直至婆婆安详离世;对待再婚的公公婆婆,她同样孝顺有加,公公去世后,继婆婆想要独居,她便出资8万元购置养老房,让老人安享晚年。
这份超越血缘的孝心,成为了当地坊间广为传颂的佳话。
历经苦难淬炼,践行亲情守望
命运似乎格外“眷顾”善良的赵洪珍。2015年,她被查出患有子宫内膜癌;2017年复查时又确诊肺癌。两次重病几乎耗尽家财,却从未动摇她传递温暖的决心。
术后虚弱的她,依然坚持走访孤寡老人;养女家庭陷入困境时,她拿出全部积蓄10万元助女婿创业;丈夫查出肺癌后,她带着丈夫四处求医;大孙子患上精神疾病,她不离不弃带其就医;丈夫去世后,她将节省的丧葬费用捐给困难学子;多年来,她持续资助听力障碍的3个侄孙和残疾哥哥的女儿……
如今,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传承着孝老爱亲的家风,孙子辈也懂得了善意的力量。从灶台前忙碌的身影,到病床上记录家人琐事的便签,再到捐款单上的签名,都是她半生无私奉献的最好见证。
赵洪珍,这位壮家女儿用半生时光编织了一张大爱之网,不仅守护了自己的家庭,更传承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三十余年来,赵洪珍的无私奉献,犹如璀璨星光,照亮着更多人的行善之路。(肖琼翠、李福龙、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委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