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天下之大本也。”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在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中,党建是引领方向的笔,人才是饱含智慧的墨,产业是承载希望的纸,治理是打磨底蕴的砚。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绘就乡村发展的多彩画卷。
党建为笔,定方向、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指挥棒”。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后一公里”。通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把政治坚定、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为抓手,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和服务意识,让党员成为乡村振兴的先锋模范。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发展合力,确保乡村振兴沿着正确方向稳步推进。
人才为墨,添活力、增动力,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人才是创新的源泉,是推动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创业指导等活动,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让他们成为乡村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主力军。通过政策吸引、项目合作等方式,引导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在外务工经商等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带来新思想、新技术、新活力,为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注入强大动力为乡村带来新理念、新技术、新资金,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人才的汇聚,如灵动的墨汁,在发展画卷上渲染出无限可能。
产业为纸,夯基础、促增收,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结合乡村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治理为砚,优环境、保稳定,是乡村振兴的“稳定器”。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让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引导农民依法办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营造出和谐有序的乡村发展环境。
“风劲扬帆正当时,踔厉奋发启新程。”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以党建为笔,饱蘸人才产业、治理“颜料”,绘就乡村振兴壮美新画卷。(保进梅、昆明阳宗海汤池街道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