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彩云之南的滇中腹地,有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昆明阳宗海。这里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人文底蕴深厚悠长。
近年来,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幅绚丽多彩的高原滨湖旅游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下辖3个镇(街道),39个(村)社区,181个自然村,总面积546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5.7万人。早在1993年2月就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之一,并于2015年10月成功评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 7.8平方公里。度假区还在2015年3月荣获第二届全国温泉“金汤奖”和“最佳温泉旅游目的地”荣誉。
如今,阳宗海凭借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丰富资源,奠定旅游发展基石
阳宗海坐拥“一山一湖一汤一戏一路”,资源丰富多样,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山”指的是梁王山,在这里,游客可体验“一山观四海”的独特景观。梁王山巍峨耸立,登上山顶,视野开阔,四周景色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一湖”即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阳宗海。阳宗海宛如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上,湖面面积 31.9平方千米,湖水清澈,波光粼粼。周边群山环抱,山水相依,构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湖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有36种鱼类和35属浮游植物,生态环境良好。
“一汤”是水热如汤的汤池温泉水。汤池温泉历史悠久,水温适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康养功效。泡在温泉中,身心得到放松,疲惫一扫而空,深受游客喜爱。
“一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索戏。关索戏作为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表演形式独特,唱腔古朴,面具造型精美,承载着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每逢重大节日,当地都会上演关索戏,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路”是环绕阳宗海而建的全闭合环湖绿道。这条绿道不仅完善了阳宗海滨水慢行系统,还将沿湖村庄、湿地、景点(项目)有机串联起来。游客可沿着绿道漫步、骑行,欣赏阳宗海沿途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同时,阳宗海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处于多个经济圈核心位置,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阳宗海是昆玉红旅游经济带的重要枢纽,位于“滇中半小时经济圈”“昆明30分钟经济圈”“新机场20分钟经济圈”和“呈贡15分钟经济圈”。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得游客能够快速、便捷地抵达阳宗海。无论是周边城市的短途游客,还是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都能轻松前往阳宗海,开启愉快的旅程。这大大缩短了游客的出行时间成本,提高了阳宗海旅游的可进入性,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新突破不断,旅游发展亮点纷呈
2024年以来,阳宗海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实现诸多新突破,亮点频现。
大批旅游基础设施投入运营。40公里全闭合环湖绿道建成开通,进一步完善了滨水慢行系统,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围绕环湖绿道,新安装一批内部旅游标识标牌,投入观光电瓶车、共享电单车,建设1个游客服务点、2座游客驿站、3座环湖公共卫生间、4个停车场,极大提升了旅游服务设施水平。
施家咀湿地成为昆明近郊旅游热门选择,片区配套打造施家咀驿站、口袋公园、明湖雅集特色美食市集、施家咀棕榈大道等配套服务设施和游玩节点,丰富了游客的游玩内容。12公里旅游专线建成通车,打通内部交通壁垒,实现南北两岸快速联通,西岸也能快速到达。同时,海滨大道、324国道度假区入口-游客服务中心段道路提升工程项目启动,将进一步优化交通环境。
新业态、新产品不断落地。引入帷麓营地、庐也天鹅湖度假营地、云腾营地、山海涧等新潮户外休闲度假业态,为游客提供更多元化的度假选择。打造海之恋精品海景温泉民宿、青青草原-观海营地、春城湖畔度假村“身心社”、19洞音乐酒吧等新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引入“强悍泥人”品牌赛事活动和云南首家北欧风格户外品牌——大白熊帐篷村落,提升了阳宗海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首次在北岸引入帆船、桨板、皮划艇等水上运动项目,丰富了水上旅游体验。成功培育美圣艺术隐世酒店,打造辖区高端酒店“新样板”。建成棕榈大道、古树景区、S弯、电厂湿地等新景点,为游客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
沿湖村庄打造初具成效。阳宗海依托环湖绿道和湖光山色,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特色”发展思路,逐步打造环湖绿道沿线绿美村庄,构建阳宗海环湖乡村旅游圈。东岸的胡家庄、王家庄项目,南岸的春城明湖湾已初见成效,北岸的施家咀农文旅项目、柳树湾项目正加速推进。这些村庄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将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感受乡村魅力。
地热水管理逐步规范。阳宗海加大地热水资源管治力度,采取“三个一批”措施,对全区19口在用地热水井实施规范化管理,历史性地解决国有资产失管失控问题,释放旅游产业优质发展资源。这不仅保护了地热水资源,还为温泉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024年,阳宗海实现旅游固定资产投资4.46亿元,累计接待游客 494.75万人,同比增长66.39%;实现旅游花费81.72亿元,同比增长38.37%。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阳宗海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展望未来,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展望未来,阳宗海将围绕打造国际知名的高原滨湖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的目标,持续发力。以度假区整改提升为契机,主动融入旅游兴市大局,不断擦亮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名片。以“康体+旅游”为突破口,按照“一环两域七片”思路,高标准编制阳宗海高原滨湖旅游产业策划和“十五五”旅游专项规划,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围绕旅游高质量发展,重构旅游度假区工作机制,从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对全区旅游发展进行系统谋划和全面布局。完善景区标识系统,做好海滨大道工程收尾和大营村段道路提升改造,加快游客服务中心及4个驿站、6个公厕、8个游客服务点建设,持续补齐旅游配套短板,精细化提升全区旅游服务设施及景观质量。全面规范、整合汤池地热水资源,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参与汤池温泉产品更新换代,推动一批有代表性的存量温泉度假产品提档升级,重塑阳宗海温泉产品形象。
以“康体+”为主要模式,全力拓展亲子研学、休闲娱乐、赛事活动等业态,以资源谋产品、以产品谋市场。适度发展亲水产业,建立帆船训练基地和培训学校,开展皮划艇、帆船、浆板等水上活动。依托环湖绿道,引入卡丁车、攀岩等业态,持续扩大山地摩托车、自行车、徒步等运动影响力。
围绕康体功能有效发挥,完善体育运动场地建设,重点推进电厂运动公园、华侨城滨水运动场等项目建设。抢抓低空经济、夜间经济发展契机,加快华侨城热气球、滑翔伞项目推进,打造施家咀湿地夜游新业态。按照“串珠成线”思路,在做好度假区内827亩闲置土地景观提升基础上,加快阳宗海沿湖12个村庄打造。做好环湖绿道景观提升,加快施家咀驿站、海风园、柳树湾知青楼等8个节点建设,打造好阳宗海玫瑰花园、阳宗海S弯“日落观山海”等景点。
支持华侨城、柏联温泉、春城湖畔度假村等环湖项目转型升级,力争盘活圣托里尼酒店,加快高端酒店和精品民宿招引,引导富力湾、山水白鹿湾等房地产项目盘活闲置资源,打造高品质民宿聚集区。
阳宗海正以坚定的步伐,在旅游产业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相信在未来,阳宗海将凭借其丰富的资源、便捷的交通、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成为国际知名的高原滨湖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为游客带来更多美好体验,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歹永聪)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