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维西:“三聚焦”破解“空心村”党建难题

时间:2025-04-24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歹永聪

基层党建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破解“空心村”难题,关键在于以党组织为“圆心”,以群众需求为“半径”,画出基层治理“同心圆”。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针对农村人口外流导致的“空心化”问题,探索出一条基层党建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的新路径。

“三个聚焦”激活“空心村”党建“神经末梢”

聚焦组织提升,筑牢战斗堡垒。针对农村人口“空心化”导致的党组织“弱、散、虚”问题,构建“党委统筹+部门联动+村组协同”联建模式,农村党支部常态化开展“跨村联建”,县级机关党支部在“七一、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挂钩村开展联建,丰富农村党组织活动形式,增强党员荣誉感,强化服务群众宗旨意识。

聚焦服务提质,架起党群“连心桥”。针对困难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依托村级活动场所打造“暖心驿站”,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红色代办”服务,为困难群众解决就医、入学、社保办理等急难愁盼问题。同时,根据不同时期困难群众需要,组建党员突击队,在农业生产、防汛抗旱、护林防火、应急抢险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作用,切实做到哪里群众有需要,党组织就在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在哪里。

聚焦产业赋能,激活发展动能。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各乡镇立足资源优势,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法,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中药材、食用菌、林下产品、那米鸡”等农特产品,“维西冰酒”等高端产品,“塔城民宿”等旅居品牌,带动群众增收,实现强村与富民同步推进。

“三个强化”破解“空心村”党建深层难题

强化系统思维,构建全域党建格局。统筹县域资源,建立“县委统筹、乡镇联动、村级落实”三级责任体系,将“空心村”党建纳入乡村振兴考核重点,推动组织、人才、资金等要素向薄弱村倾斜。探索“数字党建”模式,利用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党员动态,充分利用信息手段,通过“线上课堂、线上议事”等打破时空限制,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推动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积极发挥作用。

强化文化赋能,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回引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高素质人才进班子,让“头雁”带动“群雁”齐飞。采用“双语宣讲、民族山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提升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探索“党建+民族节日”机制,在“阔时节、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活动中嵌入党员志愿服务,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通过“文化搭台、党建唱戏”等助推“空心村”从“组织涣散、发展乏力、文化断层”到更加“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转变,实现“组织唤醒—情感共鸣—行动追随”的良性循环。

强化治理创新,提升群众获得感。深化“党建+网格”治理,将“空心村组”划分为若干“党员责任区”,由党员担任网格员,负责政策落实、矛盾调解等工作,实现党员网格员“包片到人”。建立“需求清单—服务响应—效果评估”闭环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生活,最终实现从“空心”到“凝心”的质变。

下一步,维西县将持续夯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制度支撑,让“空心村”在组织振兴中实现“实心发展”,让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成为团结群众、带动发展的坚实堡垒。(歹永聪、迪庆州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