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云南省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昆明启动。
据介绍,4月23日至25日,云南将聚焦“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推出“自然科普看云南”线上活动,通过镜头带领广大网友走进昆明规划馆、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自然资源科普馆。在广泛普及知识的同时,营造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加快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云南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宣传普及,政策解读,深化政媒政民交流,探索科普新形式、扩大科普覆盖面,科普活动更加丰富多样。强化科普技能竞赛,建成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1个、自然资源部科普基地6个,省地质调查局“地球科学科普进校园”、昆明规划馆“大思政课”等一批优秀科普品牌纷纷涌现。
活动介绍了全省自然资源系统纵深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举措与成效:系统构建“三屏两带多点多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创新提出“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世界生物多样性宝库、全国碳汇高地、七彩云南•世界花园”4个目标定位,部署12个重点工程、47个重点项目和10项指标任务,全域、全要素高效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取得重要成果,完成修复治理面积约578平方公里;矿山生态修复重点工程成效显著,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活动还组织各新闻媒体前往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晋宁磷矿,实地查看矿山生态修复腾退建设用地指标试点工作成效。该项目通过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系统布置、水土保持工作等技术方法,将废弃矿区成功转化为高效农用地,项目腾退用地指标35.57公顷,入选自然资源部首批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李明)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