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新疆伊犁:税企携手共倡诚信 法治同行齐促发展

时间:2025-04-22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博塔古孜•乌兰 张莺

随着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如约而至,国家税务总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税务局以“税收•法治•公平”为主题,推进辖区企业纳税合规管理,为构建公平公正的税收法治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征纳共识、汇聚税企合力。

税惠红利直达,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依法诚信纳税是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诚信纳税”逐渐和“竞争优势”挂钩,经营主体也从“被动合规”向“主动守信”转变,在税务部门和市场经营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守信获益”已经成为了共识。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伊犁州税务局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实施分类差异化管理,让守信企业享受更多便利。

图为伊犁州税务局组织干部深入企业调研经营情况,了解涉税诉求。马国强摄

伊犁州奎屯银和棉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棉花收购企业,拥有先进的棉花轧花、剥绒、打包生产线8条,年可生产加工皮棉14000吨。中国棉花看新疆,该公司利用资源禀赋和利好政策,持续推进产业链建设和升级,自2024年以来,享受了45万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

“企业只有合规经营才能长远发展,我们将这笔资金用于拓展‘宽早优’植棉技术,不仅降低了田间植株密度,单株结铃数也有所增加,棉花亩产由4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皮棉的加工质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均获得提升,实现良性循环。”公司财务负责人张金成说道。

引导合规经营,促进企业以信发展

在丝路亚欧农产品流通中心,伊犁州税务局精心打造“春风课堂”,为新办纳税人送上“诚信纳税第一讲”。据了解,该中心位于“奎独乌胡”核心地带,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全面整合了蔬菜、果品、粮油、水产、肉类等多种业态,吸引了一大批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入驻,许多涉税中介也在此开展代理业务。

图为伊犁州税务局青年干部走进丝路亚欧农产品流通中心,辅导商户合规经营、诚信纳税。马国强摄

活动现场,税务干部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纳税信用等级评价规则,宣讲税法知识,对在场商户的涉税问题一一解答,让“法治公平”“诚信纳税”的理念乘着便民办税“春风”扎根企业生产经营全环节。“企业成立初期,税务干部就上门帮助我们梳理企业经营各环节的注意事项,现场演示如何通过电子税务局报送委托协议信息、进行代理纳税申报。如今我们每笔业务流程清晰合规,在为委托方开展业务的同时维护了自身权益,保障企业长久、健康发展。”新疆卓慧财务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会计张晓雪说道。

为引导企业重视纳税信用建设、强化诚信纳税意识,伊犁州各地办税服务厅纷纷“亮招”,推出一系列守信激励措施,对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提供提示提醒、预约办理、容缺办理等服务,并在办税服务大厅设置绿色通道。

新疆伊犁州陆德棉麻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赵昌斌对此颇有感悟:“我们公司已经连续5年获评纳税信用A级,不仅在办理税费业务方面获得许多便利,而且在项目招投标中也是‘加分项’,帮助我们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在以后的经营中我们将继续尊法学法守法,增强企业合规经营意识!”。

共话诚信发展,筑牢合规经营根基

近日,伊犁州税务局以“依法纳税促发展•诚信经营赢未来”为主题举办税企座谈会,通过纳税人经验分享、业务干部政策讲解等形式,搭建税企互动桥梁,推动依法纳税理念与企业经营实践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实现健康发展。 

图为伊犁州税务局开展“依法纳税促发展•诚信经营赢未来”主题税企座谈会。迪力娜孜摄

座谈会上,13户纳税信用A级企业代表分享了依法诚信纳税带来的政策红利、企业健康成长等实践经历,并对诚信、合规经营发表自己的理解。“依法纳税是企业最好的‘信用名片’!”新疆喀拉峻旅游客运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刘书红在分享中感叹道,“去年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30.8万元,直接节约企业所得税57.5万元。今年我们因为纳税信用A级身份,成功申请到‘银税互动’贷款320万,这笔钱用于投入景区设施改造,游客满意度显著提升,旅游营收同比增长了30%。”

为提升服务精准度,伊犁州税务局同步推出“信用护航行动”,依托税收大数据,提醒纳税人按期申报、缴纳税款、报送财务报表,推送疑点数据核实修改申报表,帮助企业规避指标扣分风险。同时,建立“网格化”税企联络机制,实现政策咨询“码”上办、复杂问题“包联到底”。

伊犁州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持续探索创新纳税信用管理,深化“信用+服务”机制,拓展银税互动、政策直达等应用场景,保障更多经营主体享受到“信用红利”,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博塔古孜•乌兰、张莺)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