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松他克镇,一座以“仙果新乡村、幸福阿孜汗”为发展主题的村落正焕发勃勃生机。阿孜汗无花果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2023年6月成为全州唯一以人文为主题的国家4A级景区。这里不仅是中国无花果的发源地,还是中国无花果含糖量最高的主产区,更依托帕米尔高原东麓的冰川融水资源,通过商标授权推出“阿孜汗”纯净水品牌,为村集体带来稳定收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如今,这座集自然景观、民俗文化与产业创新于一体的南疆村落,正以多元融合的姿态绘就发展新画卷。
松他克镇阿孜汗村被誉为“中国无花果之乡”,全村无花果种植面积达1108亩,450年树龄的古树有100棵,百年以上古树达761棵,堪称“无花果活化石博物馆”。每年6月至9月,三茬无花果次第成熟,其中第二茬果实甜度最高,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采摘品尝。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阿孜汗村以“文化+旅游”为抓手,打造千亩无花果园、民俗文化体验街、木栈道观光带等核心景观,并创新推出无花果烤肉、无花果鸡汤等特色美食,形成“无花果+”产业链,涵盖种植、加工、餐饮、旅游四大板块。2023年,全村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20万元,同比增长170%。
2020年以来,在累计1.01亿元援疆资金支持下,阿孜汗村以“一户一设计、一户一特色”理念推进全域改造,形成“一轴、两环、四区、六组团”的空间布局。曾经的土路变为柏油路,低矮民居升级为安居房,杂乱的洼地蜕变为江南韵味的“同心潭”,废旧区域转型为徽派建筑与民族风情交融的无花果生态园。江苏昆山投资6000万元援建的无花果风情街,目前已引入商铺79家,实现219人就业;56米长象征民族团结的风车长廊,成为网红打卡地;非遗十二坊、馕文化巷等特色点位,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深度碰撞。与此同时,“阿孜汗”纯净水品牌以帕米尔高原冰川融水为源,通过智能化灌装线与绿色生产工艺,打造出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饮用水,成为当地产业振兴的新亮点。
阿孜汗村的发展,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景区标志性火炬型石碑顶部的无花果篮中,9颗果实寓意“五个认同”与“四个与共”;思源广场的“感恩墙”铭记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以及援疆省市的扶持;民族团结文化园、党建园等红色景观,诉说着“胡杨杨柳一家亲,江南南疆昆阿情”的深厚情谊。
今年1月,阿图什市阿孜汗无花果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成功入选“自治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景区”,这一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各族群众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生动实践。村民排力旦古丽的“精美裁缝铺”将艾德莱斯绸与中华旗袍融合,设计出爆款民族服饰;伯仲打馕合作社日销3000个馕,将传统技艺转化为致富密码。在这里,各民族互帮互助、文化共赏,实现了全方位深度互嵌。
从“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阿孜汗村的蜕变有目共睹。2023年,全村总产值达5869万元,集体年收入112.8万元,先后获评“全国最美农家书屋”“自治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等称号。如今的阿孜汗村,蓝天白云下富民安居房错落有致,木栈道串联起古树田园,无花果与石榴花交相辉映,各族群众笑脸墙上的幸福写照,正是“勤劳致富+畅享文化+幸福生活”的生动诠释。
阿孜汗村以无花果为媒,以冰川融水为脉,铺就了一条产业融合的振兴之路。未来,阿孜汗村将继续深挖文化底蕴,优化业态布局,让千年果香飘得更远,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艳,为乡村振兴书写更加璀璨的篇章。(文/田华山、买地娜•帕拉提,图/克孜勒苏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