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建兴乡:推进基地建设绘就“莓”好“蓝”图

时间:2025-04-1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张少川、范艺杰 、冯凯、马琴

近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建兴乡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优、调活,通过引进蓝莓种植项目,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让特色种植业成为乡村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引擎”。

image.png

四月的建兴,春意盎然,生机勃发。在位于盘龙村洋坪小组的蓝莓种植基地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大棚搭建和配套设施安装。放眼望去,成片的土地已完成平整,一排排钢架结构的大棚初具规模。基地负责人马继国介绍,基地建设采用高标准连栋温室大棚,配套自动化温控、滴灌等现代农业设施,预计投资近4000万元,建成后将成为新平县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

image.png

马继国说:“现在我们这块蓝莓基地的种植面积计划是在400亩左右,每亩投资9万元左右。我们从年前开工到现在,经过这几个月紧张的施工,我们的大棚已经建到一半以上,计划到4月底,我们的苗木到了之后就要移到大棚里面。到今年的11月和12月份,第一批果就可以实现采摘,它的产值还是相当可观。”

image.png

建兴乡地处哀牢山主峰中段东麓,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为蓝莓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建兴乡引进来自德宏和玉溪的企业,进行优质蓝莓品种栽种,通过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作为高附加值经济作物,蓝莓市场前景广阔,基地建成后预计年产量可达800吨,实现产值3000-4000万元。

image.png

“建兴洋坪这里的海拔高,气温低,土壤适合蓝莓生长,长出来的蓝莓果质好,口感好。接下来,我们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把180亩的三七地,扩展栽种成蓝莓。”马继国介绍。

蓝莓从栽种到采摘都需要大量的人工,一年下来用工将超过4万人次。基地的建设投产,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还给当地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附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当地群众每年还可获得租金收入,实现土地流转、务工收入双增收。

image.png

建兴乡盘龙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乔丽梅说:“外来企业的入驻可以让附近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同时也能照顾家庭,而且通过土地流转也能增加小组集体经济的收入。同时,也能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传统农业转变为高效农业,村民们也学习了新型的种植技术,也为以后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多样性。在蓝莓成熟时期,也能吸引外来人员到此采摘,村民们可以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促进小组集体经济的发展。”

产业兴则乡村兴,农民富则乡村旺。建兴乡特色种植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提质增效,更让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径。接下来,建兴乡还将不断做强做优特色产业,着力在扩面、增量、提质、延链等方面下功夫,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器。(张少川、范艺杰 、冯凯、马琴)

(责任编辑:曹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