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老师,这个穴位扎对了吗?”近日,在墨玉县妇幼保健院的病房里,年轻的医生布麦尔娅姆•艾海提捏着银针,紧张地望向邢桂娥。邢桂娥凑近看了看,笑着拍拍她的肩膀:“别紧张,扎对了。以后手再稳一点,病人放松了,你才能准确找对穴位,‘一针见血’嘛!”
这样的场景,是邢桂娥援疆工作的日常。2024年5月,这位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的“多面手”医生,带着20年的风湿、血液、内分泌等内科常见病诊疗经验和为医疗事业奉献的决心踏入墨玉县妇幼保健院,担任挂职中医科主任。银针、诊疗、查房、带徒弟……她用专业与温情,在墨玉县妇幼保健院织就了一张“中医守护网”。
“重点病人随访记录更新了吗?”“谁来讲讲这个患者针灸应该扎哪些部位?”每周二、四的科室查房,邢桂娥的“火眼金睛”总能盯住细节。年轻医生们私下调侃:“邢老师的查房像‘随堂考’,但考完了还能‘涨经验值’。”
她还自发制定“周二学习会”,这更成了科室的“知识充电站”。从中药配伍到针刺治疗,邢桂娥把复杂理论讲地通俗易懂,并跟大家分享经验。
“邢老师的查房既严格又细致,她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结合脉象、舌象调整治疗方案。”墨玉县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医生布麦尔娅姆•艾海提说,“她讲的课也很有趣,很实用。她总说‘治病要治本’,这让我对中医的整体观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总是能在她的课中学到专业知识,简直就是‘营养补充站’。”
墨玉县普恰克其镇布达村村民赛妮萨罕•多来提近年来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一直不见好。她来到医院检查后,邢桂娥为她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并给她医疗和养生建议。“邢医生太耐心、细致了,她还为我检查了其他部位,并根据我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提醒我一些身体里存在的其他风险问题。这次看诊感觉受益颇多,也学到了很多养生知识,中医真的太神奇了,有北京援疆医生出诊,我们墨玉百姓很幸福。”
2024年11月29日,一场突发抢救让邢桂娥充分发挥了她的中医专业性。当天早上,邢桂娥在县人才公寓里洗漱时接到求助电话,称公寓保安张大莲在值班时突然昏倒。她冲到现场后,观察患者情况,为其测量血压,并与其他同事们一起迅速施针。经过一系列针刺治疗,患者渐渐恢复意识和行动能力。张大莲说:“当时突然就觉得头晕目眩,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醒来时看到邢医生正专注地给我扎针,她的手法很稳,针扎下去并不觉得疼。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意识在一点点恢复,手脚也开始有知觉了。后来听同事们说,当时我的情况很危险,脸色发白。要不是邢医生及时用针灸抢救,后果真的不敢想。她后面几天还经常叮嘱我按时吃药、注意休息。我觉得有邢医生这样的专家们在身边,真的很安心。她不仅医术好,对我们也特别关心,就像家人一样。”
邢桂娥说:“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不仅是治病,更是调理人的整体状态。在墨玉这段时间,我越发感受到中医的独特价值——它既能用针灸快速缓解急症,又能通过中药慢慢调理慢性病,这种‘标本兼治’的理念特别适合基层医疗。每当看到患者扎完针舒展的眉头,或者复诊时各项指标好转,所有的疲惫都值了。我的老师常说‘医者父母心’,在墨玉,我真切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分量。其实最让我欣慰的,是看着布麦尔娅姆这些年轻医生快速成长。中医要传承下去,就得培养更多‘带不走’的本地人才,我希望能把我所知道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才,让中医技术变成‘接力棒’,进一步推动墨玉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邢桂娥是“多面”的,查房时的严师、上课时的“考官”、急救时的“快闪侠”。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日复一日的“较真”与“舍得”——舍得花很多时间给患者解释药方,舍得耐心接听徒弟的“傻问题”。北京援疆医生团队的工作仍在继续,而邢桂娥扎根墨玉、服务群众的脚步从未停歇。这位援疆医生用专业扎根,以仁心浇灌,在墨玉县绽放出最动人的医者芳华。(日孜完古丽•买吐地)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