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七甸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服务和保障七甸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全面实施“党建引领”工程,找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点和落脚点,将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书写“和美七甸”建设新篇章。
构建基层治理“一盘棋”
抓好全省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抽调街道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倒排工期,有序推进,反复审改,高质高效完成“三张清单”的编制工作,梳理完成基本履职清单1046项、配合履职清单1285项、上级收回事项清单94项,为下步街道履职提供重要遵循和明确依据。
积极吸收驻区党组织为“兼职委员制”成员单位,与25家驻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街道社区需求和“兼职委员制”成员单位优势资源实现“双向奔赴”,逐一逐项抓好项目清单办结,实现了“双向共赢”。
落实街道“党建引领、街道(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累计帮助社区协调解决困难问题100余项。发挥“校地共建”优势,驻区高校昆明传媒学院与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合作共建大学生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志愿服务站。
破解治理难题“一套拳”
在七甸、头甸、大哨3个社区谋划并实施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项目,通过加强辖区出租房管理,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便利服务,同时,以头甸、广南、大哨社区为试点,率先成立了出租房管理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出租房房东、流动人口等群体的领导、服务作用,实现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互促互进。
在阳春社区搭建“居民议事堂”,“家园说事”平台,形成“楼栋长”收集民意、网格员对接、社区参与、居民协商的多方议事新模式。截至目前,共开展居民议事会议10次,化解社会矛盾纠纷8起,城市社区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作用不断显现。
以《社区居民公约》修订执行作为突破口,围绕“不准干什么划十条红线,违反了怎么办”以及社区“两委”起草—居民代表会议商议—征求群众意见—群众签字认可—公示“五步工作法”的程序修订完善《社区居民公约》,并成立《社区居民公约》执行委员会,强化执行刚性约束,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编织绿美宜居“一张网”
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街道通过国家卫生乡镇评估,打造省级鼓励自建类示范村1个,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打造市级绿美村庄8个,推行共治共享“人居环境”卫生评比制度和门前“三包”管理制度,对社区环境卫生、门前屋后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评级(好、中、差),落实有效的奖惩措施。
扎实开展基层党建与河(湖)长制“双提升”工作,成功创建瑶冲河基层党建与河长制“双提升”示范带,创新设立了瑶冲河11家企业河长,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与阳宗海、瑶冲河保护治理工作深度融合。
与此同时,紧扣民生福祉,持续组织实施年度街道“十大民生实事”和社区“百件微民生实事”,完成率100%,让群众生活更加美好富足。(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七甸街道党工委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