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何“有效管控消防安全风险、强化消防安全隐患治理”这一重要课题,昆明市以“消除隐患、贴近民生”为核心,紧盯基层消防安全治理的空白点、薄弱点,创新升级消防安全治理模式,把“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将“民生工程”变成“民心工程”。
以解难题为“切入点”,在“为民解忧”处“以小见大”
民心所向,政之所行。昆明市围绕“小切口”,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充分利用“院坝协商”“好邻居议事厅”、“连心亭”居民议事会等,听民声、纾民困、聚民智,零疏漏收集问题,零懈怠解决难题,把“问题清单”变“成效清单”。
全市各地运用“吹哨报到”工作机制破解社区消防治理顽疾。在西山区团结街道龙潭社区乐居村,消防监督员,派出所民警,社区书记、主任,村干部、村民代表正围坐在一起,分析消防安全短板和治理瓶颈性问题。据西山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刘宇介绍,西山消防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建立“急、难、愁、盼”问题清单,现场能协调解决的,当即予以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汇总相关部门多方合力解决。自“院坝协商议事”推行以来,已经协商解决了西山区部分农村消防通道堵塞、老旧线路改造、消防水源不足等一批实际问题,推动了乡镇消防专职队建设,有效提升农村消防安全水平。
除此之外,官渡区消防救援大队在解决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难、充电难等安全隐患问题方面,联动区政协、住建、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经过调研协商,升级车棚,从根源缓解“飞线”充电难题;为进一步提高老旧小区火灾预警处置能力和效率,五华区召开“发挥智慧监控效能,加强景星街社区老旧小区火灾预警”院坝协商议事会,围绕协商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形成居民、社区、街道、城管、消防等多部门智慧联动,营造了人人支持、户户参与的良好氛围。
以办实事为“关键点”,在“民生工程”上“小事大作”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昆明市紧盯群众身边“小事”、心中“实在事”重点发力,积极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拓展,紧扣基层消防本质安全,大力推行“土法智改+科技赋能”的技防手段,让消防安全设施既“进得了门”又“守得住平安”。
东川区将城镇老旧消防设施升级改造纳入城市更新改造工程项目。据东川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赵云松介绍,目前全区正在开展易地搬迁安置点和经营性自建房消防设施升级改造,已经免费为安置点残疾困难户562户家庭安装独立式感烟报警器,落实消防车通道标识化管理,累计划线、标名和立牌1405处,消防“生命通道”畅通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在城镇电动车充电区域安装“小灯笼”灭火弹和烟感探测器基础上,积极协调街道、消防、社区、物业推广电动车充电棚自动灭火装置,给电动自行车棚上了“双保险”。
“以前我们村就发生过火灾,到现在想起都还历历在目,现在家里都安装了感烟报警器和自动喷淋,心里踏实多了!”西山区船房村居民苏大姐感慨道。西山区船房村组建智慧烟感联网报警系统,安装了11940余个无线感烟探测器,由小组护村队、义务消防队人员24小时值守,对监测反馈信息进行处置,同时在手机上安装无线广域智慧消防系统,信号同步推送至街道、社区、居民小组、房东等相关人员手机,大大增强了火灾风险预警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电动车禁止入内!电动车禁止入内!”红云街道天骄北麓小区2号楼,电梯识别出一辆电动自行车进入,随机发出警报,并“拒绝”关门。五华区引入智能技术措施,智能化监测与劝阻电动自行车入梯行为。
滇池、五华、富民将设有消防控制室的重点单位监控系统并接入大队指挥中心,实现可视化动态监管全覆盖。
以求实效为“落脚点”,在“防宣融合”中“积小成大”
落地才能生根,根深才能叶茂,消防安全治理的主体是人,昆明市坚持“党建引领、资源共享、阵地共用、群防共治”的党建引领基层消防安全治理思路,打通集宣传、防火为一体的治理渠道,围绕存在的隐患问题开展专题培训,提升自我检查能力和自我整改水平;发动基层消防治理力量,“走街串巷式”培训居民群众,针对辖区少数民族多样化的特点,还联合民族文化团用多民族语言开展宣传培训。
全市各地积极创新消防宣传方式,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主阵地作用,将“院坝课堂”“围炉话消防”“消防夜校”作为持续开展消防宣讲的重要载体,用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的平实语言、生动案例把消防安全讲清晰、讲透彻,使“消防安全知识”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各位村民,最近春风大,天干物燥,春耕就要开始了……”西山区龙潭社区乐居村杨大爹刚打开窗户,大喇叭里的“土味儿方言”就传进家里。西山区立足农村区域广、留守老人多、信息传播慢特点,建立了应急广播系统,覆盖12个街道、124个社区、260个村小组,特别是碧鸡、海口、团结3个涉农街道实现101个自然村终端全覆盖,在关键时节精准推送消防广播提示,与村村响大喇叭形成资源互补,联动发声,将宣传触角延伸至街道、社区,村小组及村民脑中。
消防工作站作为“一委一站一队”基础架构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消防工作站在基层消防治理中的主导作用,禄劝县采取“乡镇+消防+网格”的检查模式,形成以乡镇为“点”、工作站为“线”、网格员为“面”的全方位布局。“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利用网格员人熟、地熟、语言熟、情况熟的自身优势,开展消防日常巡查、排查和督促整改工作,实现“精准对接”,全覆盖排查。
强化基层末梢消防安全治理是消防安全工作关键一环,下一步,昆明市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让基层消防安全治理更加有温度,更加贴近群众的心田,用心用情办好基层消防安全治理“民生事”。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