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主动学、积极做、创新为,修好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基层实践“三门课”,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人民的本领。
扎实修好理论学习课。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要结合自身实际,在加强个人自学的同时,积极参加集中培训、专题研讨、专家讲座等活动,与其他党员干部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拓宽学习视野。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手段,及时学习最新的理论成果和政策法规。此外,还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把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工作中,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主动修好党性锻炼课。要持续坚定理想信念,时刻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明红线、知底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不断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要持之以恒加强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良好的道德形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积极修好基层实践课。要投身基层一线,主动到条件艰苦、问题复杂、矛盾突出的基层岗位去锻炼,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倾听群众呼声,增进与群众的感情。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要深入调研基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水平。在基层实践中,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将基层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提炼和推广,增强典型引路法的影响力。(李亚、昆明阳宗海机关党委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