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围绕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紧紧抓住残疾人就业这个中心任务,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集中安置与分散相结合,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安排残疾人就业,2024年曲靖市残疾人劳动就业率达到68.14%。
抓实培训促就业
让残疾人有一技之长,是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最有效的途径。为实现这个目标,在全面摸清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人数、残疾类别及程度、培训需求、就业愿望后,根据残疾人的特点和愿望,曲靖市分类组织实施不同类型的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残疾人就业的竞争力。
在会泽县,为使残疾人在搬迁点住得下来,解决在训残疾儿童家庭增收问题,曲靖市残联引进一家公司,分别在会泽县和曲靖市阳光康复训练中心建立残疾人棒球缝制车间,目前已吸纳360余人稳定就业。为帮助托养残疾人实现就业,2024年,曲靖市残联根据托养对象的身体状况和就业意愿,邀请了专业的老师为170余名残疾人提供了棒针编织技能培训,同时还与企业合作,为残疾人提供订单式服务,确保编织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前景。
加强基地扶持力度促就业
抓基地促就业是曲靖市残联工作的一个重点。曲靖市明确每年建设2个市级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6个市级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点、50个市级残疾人创业示范户,给予相应的补助;各县(市、区)残联也出台了各种扶持办法促进基地建设。近年来,曲靖市共创建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户1250余户、示范点40余个、示范基地20余个,领军人9人,实现残疾人创业就业2000余人。
加大残保金征收力度促就业
残保金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础。曲靖市委、市政府将残保金征收纳入综合考核,全市残保金已连续三年突破亿元。通过残保金的征收工作,加强了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的认识,对残疾人就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助盲就业上规模出效益
积极整合省、市资金,开展盲人按摩技能培训、盲人按摩店规范化建设、扶持创建盲人医疗按摩诊所,促进视力残疾人实现就业并能稳定就业。近年来,为1200余名盲人举办盲人按摩培训,使760余名盲人端起保健按摩饭碗。为扩大盲人就业影响力,在罗平县建成盲人按摩一条街,促使盲人集中就业,形成规模影响。创建了2家可刷医保卡的盲人按摩保健店,有效扩大了盲人的业务范围。
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途径有创新
针对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曲靖市残联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寻找符合这类残疾人就业的新渠道。2019年12月,曲靖市第一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蜗牛梦想吧”成立,吸收16-45岁的智力缺陷和重度肢体残疾人50余名,从事十字绣、钻石画、手工串珠以及烘焙等工作。目前,他们的手工艺品在机构展厅内售卖,其中烘焙组和多家学校、幼儿园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每天烘焙面包近5000个,每月利润近2万元;部分由残联培训的面点师已经成为业务骨干,月收入4000多元;每天只能工作两三个小时的残疾人也能拿到400元左右的月薪。
残疾人劳务输出有突破
积极探索和实践残联与各级人力资源机构合作的新模式,帮助残疾人实现省外转移就业。曲靖市残联与人力资源机构定期交流残疾人就业信息和企业用工需求,通过信息共享,及时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和残疾人的就业意愿,为双方提供精准的匹配服务。同时依托本地优良企业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增加残疾人收入。云南李子园食品有限公司落户陆良后,陆良县残联迅速上门讲解残疾人就业政策,该公司随后提供了一大批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在陆良工厂使用的同时,该公司不定期还挑选一部分优秀残疾人到浙江李子园总公司工作。(路文清、金爱丽、张见东)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