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强县的重点任务是发展落地加工、提升通关效能、增强市场活力。4月3日,从云南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云南省商务厅认真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开放招商大会精神,坚持“小切口”谋突破,把优化口岸贸易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与企业需求、行业特点、地方禀赋有效衔接起来,创新推出强口岸贸易的政策举措。
云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俊在会上表示,云南省商务厅在发展落地加工方面,制定出台《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落地加工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同时,实施对落地加工企业厂房建设、改造、租用、设备购置、国内段物流费用和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培育本地企业开展落地加工,吸引外地企业到边境地区投资兴业。在云南“单一窗口”上线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企业管理等特色应用。
为了提升通关效能,云南省商务厅坚持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化改造同步推进。逐步将快捷通、在途监管、5G智能单兵查验、一站式通关、非经营性运输工具管理系统、人脸全景画像系统等技术融入到口岸硬件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全过程。同时,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实施“两步申报”“两段准入”“铁路快通”等便利化措施,对五类矿产品和原油进口实行“先放后检”,对边民互市进口落地加工企业的商品实施“直通式”通关。扩大“运抵直通”“场场联动”通关模式应用至河口公路、铁路口岸,将鲜活产品“附条件提离”拓展至全省陆路边境口岸。
在增强市场活力方面,云南省加强对边民的政策宣传和解读,引导规范发展边民互市贸易,推动边民参与进口、运输、装卸、经营、加工各环节,推动边民合作社与落地加工企业构建稳定的供货关系,培育边民职业经理人,推动“边民变电商”“边民变达人”。引导商业银行为边民提供交易资金贷款服务,实施对边民贷款的贴息政策。创新“边民互市+合作社(互助组)+落地加工企业”等多种发展模式。推广“多地备案、多区交易”的改革试点,加强经验交流和宣传推介,引导边民积极参与边民互市。
其中,河口县在2024年县域经济主要指标数据中,口岸的数字特别亮眼,呈现出人货两旺的景象。据河口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朱宏介绍,“2024年,河口县坚持以口岸经济总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货值分别增长37.7%和51.6%,增速均位居全省沿边口岸首位;出入境人员569.42万人次,蝉联全省对外开放口岸首位;县属外贸企业进出口总值增长75%,对红河州外贸贡献率超过60%。抢抓释放历次中越联合声明红利,实现全国陆运首票进口越南鲜食椰子、全省首票药食同源商品砂仁、越南燕窝制品进口首单等多个“首单首票”顺利通关,全年新增22种进口商品,榴莲、中药材等高货值商品成为外贸新增长点,河口现已成为全国第四大榴莲进口地,进出口中药材居全国边境口岸首位,进出口农产品占全省的46.7%,居西部地区口岸首位。”(张津)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