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这里自主研发的三行、四行、六行等多种型号采棉机,不仅在国内市场备受青睐、供不应求,还远销中亚、巴西等地区。这些采棉机能够在国内外市场大放异彩,背后依靠的是超千项专利技术的有力支撑。
梁定义大学毕业后,得知公司要在新疆乌苏开辟国产采棉机研发基地,怀揣着对农机事业的满腔热忱,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不远万里奔赴新疆。回忆起初到新疆时的情景,他感慨万千:“那时候,进口采棉机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国产采棉机作业效率较低,大家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价格昂贵且维修困难的进口机型。”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缩小与进口产品的差距,梁定义带领技术研发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梁定义团队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新研发的自走式打包采棉机一个采季至少能采收13000亩,相当于一千多个劳动力。这款采棉机不仅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还助力中国采棉机民族品牌在国际市场实现弯道超车,走在行业前列。5年来,采棉机出口远销至乌兹别克斯坦等5个国家,81台采棉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红”采棉机穿梭在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棉田。面对不同国家的种植标准和需求,梁定义和他的团队提前布局,积极研发新机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梁定义始终秉持着坚定的信念,坚信“中国能行,中国很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中国农机自主创新的精神和力量。(中共塔城地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