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破壁”金果映天山——东营援疆以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3-28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三月的疏勒,春寒犹在,桃李欲开。由山东援建的疏勒县“蔬乐”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再传丰收喜讯——人参果在疏勒首次培育成功。

“来,尝尝。”疏勒县“蔬乐”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运营部主管侯永芳热情地摘下果子。沉甸甸的果子轻轻一咬,汁水在口中四溢。众人纷纷点赞:“大获成功,咱疏勒县的‘果盘子’又上新了!”

一颗颗打破戈壁条件限制的“金果”,正是东营援疆以智慧农业引领乡村振兴的缩影。引进新品种、邀请土专家、培育“新农人”……在疏勒这片土地,正掀起一场以现代农业为抓手的深刻变革,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东营援疆以“产业兴疆”战略为引领,立足“南疆菜篮子”建设,在疏勒大地上描绘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为助推受援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改善贡献力量。

“巴掌大”的人参果是怎样炼成的

走进疏勒县“蔬乐”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人参果种植大棚,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一颗颗色泽鲜亮、饱满圆润的人参果挂满枝头。这里结出的人参果大小甚至超过了成年人的手掌。

人参果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尤其是温度、湿度和土壤酸碱度。初入疏勒,面对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等难题,培育工作困难重重。“我们心里一直没有底,毕竟毫无经验,但我们也不怕失败,因为有东营援疆团队给我们当后盾。”侯永芳说。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调整,人参果在疏勒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这枚‘沙漠人参’的诞生,是智慧农业的胜利。”东营援疆农业专家刘国平说,“人参果培育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果盘子’,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品尝到特色水果;另一方面,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人参果市场价格相对较高,经济效益显著,后续将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形成规模化种植。这一成果也为疏勒县特色农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将继续引进更多特色品种,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土专家”送来“保姆式教学”

人参果的培育少不了“智囊团”的助力。“我们背后有‘高人’指点。”技术员布哈里力齐•斯迪克指着种植大棚说,“比如说我们的大棚,采用梯形设计,地基下挖1米,不仅牢固,而且更加保温、保湿,这都是山东来的专家李宝峰老师教给我们的。”

为了让农业取得新突破,东营援疆团队请来了山东“土专家”李宝峰来到疏勒县,从育种到种植,李宝峰的“保姆式教学”让本土技术员迅速掌握技能,成功让人参果在疏勒县“安家落户”。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强化农技人才交流合作,深化“传帮带”“产学研”合作模式,东营援疆团队连续多年邀请了农科专家、农技人员,“土专家”“田秀才”等,通过举办培训、品种展示、科技示范推广、农业技术服务等方式,为受援地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路上发挥重要作用。

把人才“种”在疏勒让智慧永不转场

在塔孜洪乡一隅,一座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乡村振兴技术培训学校已经来到建设的冲刺阶段,今年5月将交付使用。智慧校园建设、盐碱地会客厅、乡村振兴研学培训中心……规划整齐的智慧型、实用性功能校园让人充满期待。

项目负责人陈立伟表示,疏勒县是喀什地区传统农业大县,区域大、耕地多。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疏勒的设施农业由最初的试验示范阶段进入应用推广阶段,并由单一品类种植发展到蔬菜、水果等领域,原先一家一户的分散发展也进化为集中连片建设园区、基地,基本形成了以蔬菜种植为主的设施农业格局。随着规模的壮大,农技人才短缺的局面愈发紧张。

乡村振兴培训学校应运而生,成为培育乡村振兴所需各类人才的重要阵地。东营援疆同时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蒲菊”计划,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有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的实现,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早日成为现实。

一幅幅农忙图景,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东营援疆持续赋能农业的春风,将持续吹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使它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东营援疆工作指挥部)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