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缅边境重要口岸城市,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政策叠加效应,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交出亮眼答卷。截至2025年,全市累计完成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2103人,通过精准施策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会致富”目标,为边疆地区乡村振兴提供瑞丽样本。
瑞丽地处泛亚铁路西线出境枢纽,各民族和睦相处,边民长期睦邻友好,与邻国缅甸形成了“一江两国、一寨两国、一院两国”等独特人文景观,年均气温20.7℃,森林覆盖率达69.51%,负氧离子含量常年维持在每立方米1200-2600个,生态优势显著。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傣族、景颇族等5个世居民族与流动人口共同构成多元社会结构,对移民安置工作提出特殊要求。
自2006年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以来,瑞丽累计投入资金逾亿元,其中直补资金惠及全体移民,同步推进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显示,全市新建村内道路硬化超百公里,修缮移民活动场所23个,完成天然气进村入户工程5个,打造“美丽家园•移民新村”12个。特别在产业扶持方面,整合乡村振兴、水利、文旅等部门资源,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移民创业增收。
“我们改变传统分散扶持模式,集中资金打造示范项目。”瑞丽市搬迁安置办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投入4000余万元实施2个重点产业项目,联动周边资源培育特色村寨。目前,移民安置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较搬迁前增长42%,旅游产业直接带动就业超千人。
值得关注的是,瑞丽创新“五个一”发展模式,即明确一个文旅融合方向、打造一批示范村落、整合一套政策资源、培育一群经营主体、完善一套保障机制。通过勐卯街道等5个集中安置区的升级改造,形成绿色生态、文化赋能、农耕体验等特色旅游品牌,2024年接待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亿元。
在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政策加持下,瑞丽正构建“政策+生态+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格局。未来将持续优化移民服务体系,深化跨境旅游合作,推动移民安置区与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同频共振,为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范例。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