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2025年第5次(扩大)会议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2025年任务,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在“干”字上发力,在“优”字上聚力,在“新”字上着力,推动度假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2024年,滇池度假区全力落实关于打造滇池旅游黄金岸线的工作要求,高位统筹谋划,紧盯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各项目标任务有序推进,重点工作开局突破。从“抓目标”“抓项目”“抓品牌”“抓活动”四方面入手,明确了“将滇池旅游黄金岸线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城市文旅综合体、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避暑胜地和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的工作目标,编制《滇池旅游黄金岸线总体策划方案》《滇池旅游黄金岸线高质量文旅项目策划方案》《海埂大坝及周边商业策划方案》,推动云南民族村、昆明故城、海埂公园、大观公园、怡景园酒店提升改造以及“鄯阐古城”、滇池东岸国际时尚街区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组织举办了首届滇池东岸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大观奇妙夜、夜游庾园、世界户外生活季、“鸥”遇昆明等系列文旅活动,打造滇池旅游黄金旅游岸线文旅IP。捞渔河湿地公园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蘅芷院创建成为国家乙级旅游民宿。强化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持续开展旅游市场安全生产检查,“一部手机管旅游”投诉办结率100%。成功保障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观鸥季”等一系列重要活动。创新推动滇池绿道智慧文旅系统建设,实施旅游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完成环草绿道旅游观光车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旅游摄影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规范滇池绿道及湿地管理运营机制,制定《草海大坝管理办法》,开展滇池生态保护核心区搭棚摆摊设点经营区域划定试点工作。积极改变招商方式,编制招商引资一图三库四清单,年内策划项目9个,通过省级审核7个,共接待客商210余批次,新签约项目17个,协议总金额约 56.84亿元。
同时,2024年,滇池度假区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辖区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得到改善。完成关坡山D17号路建设,推进飞虎路、270号路、六甲盘龙村城中村市政道路建设。完成西海路、前卫西路、海雅路、红塔东路等道路及市政设施提升。编制《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完成26个小游园建设并向公众开放,新增城市绿地11公顷。累计建成充电桩367桩,换电站5个,充电枪保有量608枪,高效便捷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逐步形成,新建和提升改造5G基站54个,实现辖区5G网络全覆盖。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完成231个小区庭院雨污分流改造及8条道路市政排水管网完善工程。持续推动金线鲃栖息地修复及鸟类保育区完善工程。
2025年,滇池度假区将紧紧围绕“一一三三五八”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投资强发展支撑,以招商强主导产业,以改革强前进动力,以生态强绿色基底,以发展强区域经济,以人民强社会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层基础,力争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的预期目标。
2025年,滇池度假区将围绕“加快把昆明打造成为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平台载体”,探索推行“管委会+公司”发展模式,推动全区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将滇池旅游黄金岸线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城市文旅综合体、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避暑胜地和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定位,做到旅游资源产品化、旅游产品市场化、旅游市场品牌化,着力打造滇池旅游黄金岸线。聚力在项目、投资、招商、消费、产业五个方面取得突破,着力抓好云南民族村、昆明故城、怡景园酒店、海埂公园提升改造等项目,加快推动城市松赞酒店、海晏村杜曲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等项目;做大做强商圈经济,大力发展文旅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继续推进夜间文旅消费区的升级提档;以文旅产业和低空产业为“两大抓手”,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推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链式”发展,实现产业链与价值链、创新链、金融链、政策链的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度假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点。(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舒倩)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