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莎车县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大力发展养殖业。通过扶持合作社和企业,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2月18日,走进莎车县恰尔巴格乡的6万只蛋鸡标准化养殖基地,干净整洁的鸡舍环境和高效的自动化饲喂系统。鸡舍内,蛋鸡欢快地进食,“咯咯咯”的叫声此起彼伏,奏响了一曲充满生机的进食交响乐。
在鸡舍内,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穿梭其间,喂食、清理鸡舍、收集鸡蛋。合迪期木•依提是合作社员工之一,她不仅在这里找到了稳定工作,还学会了养殖技术。在川疆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像合迪期木这样的员工还有很多。合作社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还通过系统的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了科学的养殖方法,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现代产业工人的转变。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促进了当地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莎车县恰尔巴格乡苏鲁克艾日克村村民合迪期木•依提说:“以前我在家里种地,收入不稳定,生活压力很大。后来在合作社上班,这里离家近,工资稳定,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还学会了养殖技术。现在家里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孩子上学也有了保障,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川疆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四个规模较大的鸡舍,共养殖了6万余只蛋鸡,日产蛋量可达5万多枚。为了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合作社采用了现代化保温保湿、投料喂水、粪污处理等智能化系统,实现了自然通风、自动添料、送水、清粪一体化自动化作业模式。这种现代化的养殖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还提高了蛋鸡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
莎车县川疆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石年武说:“我们是2020年开始养了2万只鸡,现在增加到大概6万只。下一步,鸡厂会根据情况增加3-4万只鸡,计划养殖10万只鸡。我们的鸡蛋主要是本地的蛋商来进货,品质有保证,所以鸡蛋不愁卖。鸡蛋一般都是当天出蛋当天就销售了,销售额一个月大约40-50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核心。近年来,莎车县以产业振兴为引领,围绕“一乡一业”发展壮大养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和市场对接,全县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莎车县十二木卡姆歌舞团驻恰尔巴格乡苏鲁克艾日克村工作队队长黄子桐表示:“近年来,我们乡积极响应县里的号召,大力发展养殖业。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很多村民都加入了养殖合作社或自己搞起了养殖。现在,大家的收入都提高了不少,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养殖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老百姓的钱袋子会越来越鼓,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艾克帕尔)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