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医大附一院: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时间:2025-02-13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歹永聪 姚敏

2月12日9时,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昆医大附一院”)消化内科门诊人头攒动,众多患者排队等候在诊室门口,就医秩序井然,张艳芬想带12岁的儿子看一下慢性胃炎,之前已在“互联网医院”上预约挂号,根据预约时间,马上就可以就诊了。

看完医生,张艳芬随即点开昆医大附一院的微信小程序进行医保缴费和检查预约。“现在看病方便多了,签到候诊、门诊取药、检查治疗、报告查询等10多个事项都可以在‘互联网医院’上进行,一站式智能规划就医,高效、便捷。”张艳芬对互联网就医流程很熟悉,她说,通过医院的公众号、“滇医通”小程序等多个入口,都可以进入到“互联网医院”界面,就医体验好多啦!

近年来,昆医大附一院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建设,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医疗模式,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优化提升患者就医全流程,将线下门诊就诊全流程延伸至线上互联网移动端,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改善就医体验,推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抓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三个支撑体系之一,对于做好医疗质量管理和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必须高度重视。”昆医大附一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曾仲坚定地表示。 

信息化建设为医院和患者带来了诸多好处

曾仲介绍,在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中,昆医大附一院以“6433”为目标和抓手,于2024年通过了电子病历应用评级6级,是云南省唯一一家通过评审的医院,互联互通成熟度评级4级,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3级,这为医院和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具体好处有哪些呢?曾仲说:“提升了医疗质量与安全、医疗服务水平、患者就医体验,还助力了医院的科研发展。”

从医疗质量与安全的角度,实现了全流程医疗数据闭环管理,将医嘱、检查、检验、治疗、护理等各个医疗环节的数据进行全面整合与关联,形成了完整的医疗数据链。高级医疗决策支持中,通过知识库、数据挖掘等技术,为医生提供智能化的诊断建议、治疗方案推荐、药物不良反应预警等,辅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科学的医疗决策。

同时,降低了医疗的差错风险,借助信息化的智能预警、实时监控等功能,对医疗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危急值等进行及时提醒和干预,有效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概率。

从规范医疗行为的角度,电子病历6级要求各个医疗环节的数据记录规范、准确、完整,有助于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和同质化水平。

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中,患者可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分时段预约挂号、检验检查。电子病历部分信息能在医院内外实时共享,患者可在院外处理部分诊疗信息,如查看检查检验报告、在线复诊和咨询等,与院内系统实时交互。

在提升患者体验方面,正如患者家属张艳芬所说,“可在线完成挂号、缴费等操作,减少在医院排队等候时间,利用智能导医功能,使用手机就可以查询科室、医师、出诊信息,快速找到就诊科室。”同时,患者还能获取更丰富的医疗信息,增加了就医透明度,如诊疗计划、用药指导等,对自身病情和治疗过程了解更充分,增强对医院的信任度。

“不仅如此,医院还可以向患者推送健康科普、就诊提醒、满意度调查等信息,加强与患者的互动沟通。”曾仲说。

曾仲介绍,在助力科研发展中,信息化建设为医学科研提供了大量高质量、标准化的临床数据,科研人员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和分析数据,开展临床研究、疾病预测模型构建等科研工作,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三大数据中心”让医院在新业态中抢占先机

医院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提升医疗效能和患者就医体验的有效关键手段。

“在信息化建设和数据治理中,我们秉承‘多元化采集,标准化治理、主题化汇集、知识化应用’这个原则,不断完善医院临床、运营、科研‘三大数据中心’建设。”曾仲说,实现业务数字化、数字资产化、资产价值化,助推运营效率、科研水平、管理能力的提高,在新业态中抢占先机。

“所谓多元化采集,首先让业务数字化,同时把产生的数字、数据进行汇总,汇总中要做到互联互通,不能形成信息孤岛。”曾仲深有感触地说,要确保汇集的数据可利用,就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治理。

曾仲说,标准化的治理分前端和后端。前端,对所有医疗的工作和医疗业务活动制定标准,做好质控。后端,数据采集以后,再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数据治理,确保最终进入数据中心的数据都有用,能做决策,能做内容分析,能做医疗质控,能做科学研究。

“海量数据根据不同的主题汇聚到‘三大数据中心’,在临床数据中心,数据可指导临床决策和进行医疗质量控制。在运营管理中心,数据可指导医院的运营管理,提高医院资源利用效率,为群众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在科研数据中心,数据可赋能医院临床研究,开展研发新技术、新设备、新业务。”曾仲说。

近年来,昆医大附一院通过对现有数据指标统计结构正确性的校验,明确新增数据指标的数据定义、数据来源、数据血缘关系、计算方法等,不断补充完善医院数据指标体系标准。

据了解,在该医院的临床数据中心,建有以患者历史诊疗信息和医务工作者工作成效为模型的360视图。运营数据中心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核心,运用标准化加工方法,形成了医院绩效指标体系。而科研数据中心则面向医疗、护理、药事等临床科研,提供数据汇集、管理、可视化分析于一体的专病队列大数据平台。

曾仲说,昆医大附一院作为云南省体量最大的医院,2024年门诊量达到375万人次,住院病人达到21.2万人次,手术台达到了8.6万台次。如此大的诊疗量,如何利用好海量的临床数据,做好数字化转型,使之变成医院的数字资产,发挥它的作用与价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曾仲表示,2025年,昆医大附一院将以“促改革、调结构,做转型、保衔接”12字为总方针,做好数字化转型。同时,利用好AI人工智能技术,切实方便群众就医,提升患者就医感受。(歹永聪、姚敏)(推广)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