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走出去”:中国本土纪录片闪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时间:2025-02-13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刘永梅 黄婕 曾真 唐琦

巴黎时间2月6日,由云南省文联策划,于荣光、赵佳导演,蒋晓荣制片,滇池学院、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从牧童到大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映。此片以独特视角和细腻笔触,通过讲述廖新学从云南大山深处走向世界舞台的故事,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交融,成为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

影视+教育: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格局

纪录片《从牧童到大师》在2024亚洲国际电影节AIFF金鹮奖盛典上荣获最佳人文纪录片奖,该纪录片的成功离不开蒋晓荣和于荣光的倾力付出。

两位艺术家不仅在影视创作领域成就斐然,还与滇池学院展开了深度合作。2023年8月,于荣光、蒋晓荣与滇池学院共同成立了“荣光科学与艺术研究院”,分别受聘为研究院院长、副院长,携手推动艺术教育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文化自信“走出去”,创作具有中国风格的影片

《从牧童到大师》的成功,是中国电影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也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文化共兴。它不仅是蒋晓荣、于荣光与滇池学院合作的成果,更是中华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

“通过挖掘和呈现云南艺术家廖新学的故事,传递中国人独特而坚韧的精神气质,是制作这部纪录片的初衷,也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有力方式。”蒋晓荣表示,通过纪录片这一国际化语言,让世界看到中国艺术的多样性与时代性,推动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互动。

“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观众得以窥见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到中国电影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自信表达。”于荣光提到,创作具有中国风格的影片,讲述深入人心的中国故事,以独特的艺术表达让文化自信“走出去”。

中法文化交流借鉴:艺术与人文的璀璨篇章

2024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从牧童到大师》的推出恰逢其时。纪录片不仅是对廖新学艺术人生的致敬,更为中法文化交流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廖新学的艺术实践证明,东方写意与西方写实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这种跨文化的艺术探索,为中法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全球文明互鉴树立了榜样。

从云南本土到世界舞台,从文化自信到文明互鉴,蒋晓荣、于荣光与滇池学院以艺术、教育为双翼,正书写着新时代的文化答卷,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未来,随着更多优秀作品的涌现,中国电影将继续以文化为纽带,以影视为载体,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刘永梅、黄婕、曾真、唐琦)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