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民丰县:木耳厂复工忙 奏响产业振兴“春之声”

时间:2025-02-1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古拉因木•阿卜杜喀迪尔

立春已至,民丰县大地呈现出一派复工复产的勃勃生机。2月8日,走进民丰县尼雅乡幸福村木耳种植基地的大棚内,现场热闹非凡,灌包、种棒、接种……工人们各司其职,大棚内一派忙碌的劳动景象。

幸福村木耳种植基地2024年1月份成立,占地面积86亩,主要种植木耳、沙耳,是一家集菌种培育、扩繁、制种、种植、采摘、销售为一体的木耳种植基地。基地通过从农户家中收购培育木耳所需的玉米芯、树枝木屑等原材料,促进农户增收。采取“集体产权+企业经营+农户参与”的模式,由公司无偿提供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支持、产品回收等一系列服务,带动本地群众掌握木耳种植技能,在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木耳种植基地负责人蔡琳说:“我们2月6日就全面复工了,目前是18座大棚,第一期种木耳包黄贝毛木耳60万棒,第二期种沙耳和榆黄蘑50万棒,正好18座大棚能达到饱和,一季我们可以采四茬,干木耳总的产量可以达到7到8万公斤,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应该有300万左右的收益。”

自木耳种植基地成立以来,积极吸纳了当地低收入群体参与生产和管理,并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一渠道,带动当地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木耳种植基地员工麦麦提江•艾热提说:“我在这里上班已经1年了,工资4500元,跟着技术人员学会了种植、管理技术,还能增加收入,对我的生活帮助很大。”

木耳产业成为民丰县尼雅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乡村振兴焕发新的动力和活力。尼雅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盛建华说:“尼雅乡幸福村利用区位和乡村旅游优势,通过立项的方式投入50万元对18座木耳产业设施大棚在保障原有基础设施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提质改造,目前已完成4座产业设施大棚的改造,通过改造及扩大产能,由原来的一个大棚2万个菌包,提升至5万个菌包。通过改造增加固定就业岗位6个,带动劳动力15至25人,人均收入增加1800-2500元,大棚仍采取‘集体产权+企业经营+农户参与’的模式,实现了村民和集体双增收,乡村旅游和示范村效应双增强的目的。”(古拉因木•阿卜杜喀迪尔)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