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环境变美了,引来人气的同时,也带来发展机遇。”“家门口就业,照顾好家庭、务工增收两不误。”……历数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创业、就业条件的改善,更是成为当下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广大群众讲不完、道不尽的话题。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留住人是关键,然而当下,在广大农村,很多青壮年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农村呈现出“空巢化”“老龄化”趋势。为破解这一难题,双江县坚持从创优发展环境入手,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吸引更多的外出人员回乡发展,汇集各界社会力量支持双江,为推动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省心更暖心
“每月保底工资4000多元,而且还有提成。”在双江县城某包装企业就业的洪永全介绍,去年通过县里的“零工驿站”,找到了当前的就业岗位,收入还不错。
包装是洪永全的专业,他在双江发展3年多,但是一直都没有合适稳定的岗位,去年8月,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到县里的“零工驿站”,在工作人员的推介下,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就业岗位。
(“零工驿站”为广大市民提供就业服务)
“在‘零工驿站’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不同的行业,现在我已经向几个朋友进行推介,他们也和我一样找到了合适的岗位。”洪永全说,“零工驿站”服务周到,信息面广,通过这个推介平台就业,省心还暖心。
2024年,双江依托零工市场,打造“零工驿站”,通过提供零工信息发布、零工快速对接、就业创业培训、劳动权益保障等服务,为就业创业者保驾护航。
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陈升元介绍,在“零工驿站”创建中,双江坚持以党组织为引领,由县人社局党支部指导,引进县内相关企业运营管理,积极推广“即时快招”服务模式。
“我们通过做好企业招聘信息采集、推送、跟踪,方便零工求职者及时获取职位信息,同时,用好新媒介和组织党员服务队到搬运、建筑、维修、家政等马路零工聚集地,宣传引导供求双方到零工市场开展规范化的求职招聘活动。”陈升元表示,“零工驿站”有力地破解了全县就业供需信息不对称、不及时、不全面以及当地企业招工难、劳动者找工难等问题,切实打通了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就业更有温度,让创业更有奔头。
目前,双江县“零工市场”共推荐发布十七期岗位信息,其中企业150家,提供近800个就业岗位,帮助零工就业人数达140人次。
互助还互促
时下,沙河乡允俸社区景亢村的蓝莓开始赶上成熟期,在一个个白色现代化的农业大棚内,一颗颗小巧圆润的蓝莓犹如“蓝宝石”般缀满枝头,甜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种植基地里到处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在基地务工的景亢村民俸小老三一边熟练地采摘蓝莓一边说,从企业到村里种植蓝莓开始,他一直在这里打工,工资按月发,每月4000多元,工作不累,在家门口就业,提高收入的同时,还能照顾好家。
“以前我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水稻和平时在县城周边打零工,收入不高,也不稳定。”俸小老三介绍现在他家把土地流转给了蓝莓种植企业,他长年在基地上班,加上妻子在农闲季节到基地打工的收入,近几年来,他家的年收入突破10万元。
(工人们在蓝莓种植基地采摘蓝莓)
景亢村于2022年引进省内相关企业试种蓝莓,目前已经发展到300亩。
蓝莓种植基地负责人王朋介绍,景亢的气候、温度比较适宜蓝莓产业发展,种植出来的果子大,挂果率高,口感脆甜,品质好,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地,销路不错。
“我们在景亢发展蓝莓,已经获得了成功,今年将把种植范围扩大到周边村寨,计划新增面积100余亩。”王朋表示,企业能在这里发展,得到当地群众和社区党总支的大力支持是关键,做强做大蓝莓产业,带领广大群众增收他们比较有信心。
在推动蓝莓产业发展中,允俸社区党总支按照“尊商、重商、亲商、护商”的工作方针,“保姆式”抓好服务工作,通过社区党总支引领,党员示范带头,积极帮助企业组织生产用工和破解住房、生产用房等难题,确保留得住、发展好。
“企业有发展,村民有增收,村级集体经济有壮大,目前,景亢村的蓝莓产业发展势头非常好。”允俸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艾蕊算了一笔账,蓝莓基地平时可以提供60多个就业岗位,到了采果季节则可以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带动务工人员近3万人(次),帮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为周边村民增加务工收入300多万元,每年基地土地流转给群众的收入达 60多万元,同时,还拿出3万元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发展蓝莓产业实现了企业、村民和村级集体经济互助互促的目标。
宜业又宜居
时值深冬时节,走进沙河乡允俸社区景亢自然村,在参天古树掩映下,一座座傣家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庭院里和入户道路边的各种树木绿意葱葱,村庄内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浓浓的傣族文化气息,小村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景亢自然村距离双江县城5公里,有100户442人,是一个风景如画、民风淳朴、幸福和美的傣族村寨,被誉为“没有围墙和不上锁的村庄”。
(景亢傣族风情村)
“村寨美了,引来了很多游客,带火了我们的乡村旅游,现在村里发展势头好。”在村里经营农家乐的李云美开心地说。
李云美对傣族特色餐饮颇有研究,曾经在亲戚泰国开的饭店打工十多年,几年前,随着村里乡村旅游的兴起,她回到景亢和姐姐开起农家乐,现在生意不错,她家一年的纯收入近30余万元。
近年来,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景亢村兴起了人居环境提质增效行动,打造好家家户户门前的“小公园”,并把它连成村子里的“大公园”,让村寨越来越美,有力地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返乡创业。
(景亢村游客参与当地群众泼水狂欢活动)
景亢组组长刀明华介绍,景亢已经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村寨发展环境优越,现在已经有县内外人才特别是景亢本土人才带信息、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带成果到景亢创业发展,目前,有旅居客栈1户,有餐饮企业12户,有咖啡馆、酒吧3户,傣族竹艺传习馆1户,少数民族茶馆3户,特色农产品销售点2户,傣族纯手工红糖制作工坊1户,2024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实现收入达 500万元。
除景亢外,双江还打造了小新寨佤族风情村、公弄布朗族风情村、傣乡那洛、孔雀栖息的村庄那京、瀑布小镇邦佑、火龙果飘香的村庄来冷、云顶筑巢茶庄园酒和荣康达乌龙茶庄园等乡村旅游示范点,目前,这些示范点已经成为推动全县旅居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花香引蝶来,人雅招贤至。”双江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周云明说,趁着发展的大好势头,双江围绕做强做大旅居事业,通过强化基础保障、品牌打造和平台搭建,积极营造重才、引才的良好环境,吸引大批人才进驻,并通过人才赋能发展,形成了人才和旅居互促互进的良好局面。
如今,一幅宜居、宜业、宜游和谐发展的崭新画卷正在双江大地上徐徐展开,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获得了满满的幸福。(王明世、柳有谊)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