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聚玉溪 余热化“三气” 点亮医疗新光

时间:2025-02-05来源 : 云南网作者 : 吴智深 秦黛玥 等

【导语】自《云南省“银龄医师”行动计划(试行)》正式印发以来,云南省各级卫生健康系统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发布人才引进计划,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银龄医师”奉献云岭、发挥余热,助力各级医疗机构提升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2025年云南省两会明确“实施银龄人才计划”纳入云南省10件惠民实事,计划引进1000名银龄医师。“银龄医师”怎么引?怎么留?都是大家关心关注的焦点。2025年新年伊始,云南网联合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走访了玉溪市了解“银龄医师”行动在当地推行的情况。

莫道桑榆晚,余霞尚满天。“银龄医师”通常具备丰富的临床、教学、管理等经验,这些人才往往能够帮助当地解决卫生健康系统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和基层医务人员缺乏的问题。重返医疗第一线后,“银龄医师”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医院、科室的医疗水平更上一层楼。

从1月26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工作会上公布的数据看,玉溪市已引入“银龄医师”181名,高居引进人数的榜首。

玉溪市是如何引入这些公卫医疗高层次人才的?为什么这些“银龄医师”愿意留在玉溪?他们在玉溪发挥着哪些作用呢?

义气!友情留人提升诊断能力,帮患者在“家门口”确诊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师燕忠介绍,玉溪市充分利用地方人熟的优势与人才建立联系,扩大专家资源库。市卫生健康委动员一线业务科室多方挖掘资源引进“银龄医师”,主动走出去联系高等医学院校、对口合作医院的退休人员管理或老干活动中心等部门,深入挖掘资源、精准引进“银龄医师”;还鼓励单位退休专家积极推荐辖区外符合条件的亲友同门,通过专家本人,利用其资源确定一批符合需求及引进条件的“银龄医师”目标人群,主动对接了解专家意愿、争取继续合作建站或以其他形式引才。

鲁萍教授和潘瑞主任介绍科室诊断出的罕见病情况。常健摄

作为玉溪市人民医院首批签约的“银龄专家”之一,曾任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内科主任的鲁萍教授,在退休后并欣然参与到玉溪市人民医院营养科的儿童矮小项目中。每周五都会开车往返在昆明和玉溪之间,门诊、带教、查房,为玉溪被身高发育问题困扰的孩子和家长排忧解难。

为何愿意退休后到玉溪再“上岗”,她告诉记者:“看重的并非待遇薪资,而是与玉溪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潘瑞多年的友情,想帮帮他的团队。”

她以银龄医师的身份协助潘瑞的团队,从病历书写、规范诊疗及论文撰写方面都提供了规范性指导,带领团队进行了肥胖、矮小、性早熟规范化诊疗及鉴别诊断,开展了玉溪市人民医院空白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性激素激发试验等检查项目,推动了科室学科建设的发展。

在她的指导参与下,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诊断了4个罕见病例。其中包括一例ADNP综合症,即一种因基因突变引起的神经发育性遗传病,也是一种罕见的综合性智力障碍。该患者此前已经反复就诊六年多了,跑遍全国各地医院却始终没有查出病因,最终由她和潘瑞团队让患者实现了在“家门口”确诊。

硬气!知名专家带优一个团队,新技术新业务留住患者

除了人熟优势引入人才,玉溪市卫生健康委还依托“乡情乡愁”引进“银龄医师”,指导各县(市、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利用人才返乡探亲等多种方式对玉溪籍在外的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医疗卫生人才进行全面梳理并建立联系,通过勤联络、常走动,强化玉溪籍在外人才的亲情纽带关系,利用“候鸟+”“退休返乡”等引才模式,吸引玉溪籍在外退休医疗卫生人才回家乡执业、回乡旅居养老发挥余热。

2024年12月玉溪市人民医院正式引入“徐格致教授视网膜疾病诊治团队”。这对于玉溪市人民医院而言,是个一举多得的发展契机,因为全国知名眼科专家徐格致是复旦大学教授,曾担任过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副院长,作为眼科玻璃体视网膜病学科的权威专家,他本人不仅自带“流量”,他还带来了自己的专家团队,而且对于疑难杂症他还可以调动全国专家资源协助综合诊断,全力帮扶玉溪市人民医院提升眼科的医疗水平。

徐格致教授视网膜疾病诊治团队。玉溪市人民医院供图

玉溪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周云波告诉记者:出身于云南医学世家的徐格致教授,一直心系玉溪市人民医院的发展,并在医技、学术及人才培养上大力支持和帮助玉溪市人民医院眼科发展。

双方团队会定期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交流诊治思路、分析诊治方案、病例汇报、讨论手术方案。徐格致专家团队指导玉溪市人民医院开展复杂视网膜脱离内外路复位术等10余项眼科复杂疑难手术,为该院培养了1名眼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提升云南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及病理近视并发症的诊疗技术。

获得了徐格致专家团队指导,玉溪市人民医院眼科的整体诊疗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很多复杂白内障、复杂性青光眼等眼底病手术从无到有,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做了300多台手术,占所有眼科手术的30%。眼科主任赵洪超对于“银龄医师”徐格致的指导感受最深,他说:“他和他团队的指导让我们眼科的眼底病诊治水平提高很快,现在很多患者都不再往省城跑了,留在玉溪就能做手术把病治好。”

副院长周云波也评价:“现在我们眼科的实力提起来了,知名度打出去了,品牌效应也有了,比原来要硬气多了。”

玉溪市的“银龄”人才优势凸显,引进的“银龄医师”通过接诊、开展或指导开展手术、科研项目,带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带培专业技术人员,促进了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医、教、研协同发展,实现“引进一名人才、带优一个团队、建强一个学科,落地一批成果”的目标。

底气!反哺家乡,增加基层提升发展的砝码和信心

徐格致教授曾经不止一次地对玉溪市人民医院的同事说过:“作为玉溪人,能为家乡的发展做点事,是件值得骄傲和开心的事。”

跟徐格致教授一样退休后“反哺”家乡玉溪的“银龄医师”还有曾任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主任的韩明华教授。他是云南省第一位率先开展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医生。自从韩明华专家工作站落户玉溪市江川区人民医院以来,他带领专家团队指导江川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心脏介入手术416例。

在该医院,像韩明华这样的“银龄医师”还有17位,他们分别在麻醉科,胃肠科、甲状腺科、呼吸内科等科室发挥余热。在2024年12月一个月中,“银龄医师”门诊接诊458人,直接参与指导的三、四级手术达51台,会诊了42例疑难危重病人。玉溪市江川区人民医院借助“银龄医师”补齐短板,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

“银龄医师”的到来,使得许多原本打算前往外地就医的患者选择留在本地接受治疗,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和奔波之苦。

韩明华教授坐诊江川区人民医院“银龄医师”诊室给病人看病。常健摄

“18岁我从江川走出去求医,对家乡有很深感情,江川人民也关爱我,对我的医疗技术有一定认可。很多江川人以前到昆明都去找我看病,后来父老乡亲都知道我回到了江川坐诊,他们都说方便多了。”韩明华说道。

玉溪市江川区人民医院院长付翔告诉记者,这些专家的加入,不仅让很多患者留在了当地治疗,做到“大病不出县”,还让他在学科建设、学术上提振了信心,敢于对标市级医院,立志要把医院打造提升为三级乙等医院。

玉溪市卫生健康委为了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使基层群众足不出乡就能享受到“银龄医师”的诊疗服务,截至2025年1月16日,全面摸排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近五年内退休的专业技术人才757名,建立市级“银龄专家库”,目前在库专家614人,实施动态管理。充分利用城市医疗集团、医共体建设,对口支援等方式,返聘和柔性引进高级职称退休医疗卫生专家526名,同时按照医共体人员流动安排,不定期到各乡镇(街道)卫生院中医馆坐诊。

【结语】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银龄医师”计划启动以来,玉溪市不断健全保障机制、优化管理服务、强化平台搭建、盘活人才资源,精准靶向引进人才,最大化发挥“银龄医师”的优势,为玉溪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注入“银色动能”。玉溪市第一时间出台《玉溪市贯彻落实“银龄医师”行动计划十条措施》,结合玉溪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和群众所缺所盼,鼓励各级医疗机构“一院一策”多样化多层次引进“银龄医师”,通过分层分类、高效精准靶向引才,吸引省内外退休医疗人才到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支持他们继续在事业上发光发热。此外,玉溪市卫生健康委还整合校院合作资源招引“银铃”人才,汇总现有退休人才资源,发挥人熟优势,“引进来”“走出去”多方挖掘引进辖区外专家;由市、县(市、区)卫生健康部门统一制定玉溪市“银龄医师”荣誉聘书;落实“银龄医师”薪酬待遇保障、生活保障、工作保障,人才科研服务、家属随行安置、人文关怀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主动赋能卫生健康事业建设。

总统筹、总策划:吴智深、秦黛玥

统筹、策划:李歆垚、白杨

撰文:秦黛玥、潘玲

资料整理:申太琴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