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工作常常善于聚焦战略决策、政策推行等关键节点,但往往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是干部对工作细节的把控能力。这一看似微小的切入点,实则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如同精密的齿轮,推动着整个工作机器的高效运转。
细节把控能力是干部责任心的直观体现。对细节的关注意味着干部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高度负责精神。以基层干部走访调研为例,在了解民生需求时,一个关注细节的干部不会仅仅停留在询问群众基本的生活状况,而是会留意到村民家中物品的摆放、墙上张贴的证件,甚至是老人孩子脸上的表情。从这些细节中,他们可能发现群众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潜藏的问题。通过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干部能够真正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为后续制定精准有效的帮扶政策提供有力依据。反之,若干部在工作中敷衍塞责,对细节毫不在意,很可能会遗漏关键信息,导致决策失误,使政策无法真正惠及民众,损害政府公信力。
细节把控也是提升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任何一项工作中,细节决定成败。在制定一份经济发展规划时,如果干部对各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不够细致,忽略了一些潜在的市场因素或行业变化趋势,那么这份规划可能在实施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相反,若干部能够严谨对待每一个数据,深入研究每一个市场动态,考虑到各种可能影响规划实施的细节因素,就能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资源浪费,还能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对施工环节的细节把控,如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施工工艺的标准执行等,关乎项目的最终质量和安全。一个小小的螺丝松动、一处防水措施不到位,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干部对这些细节的严格把控,是保障项目顺利完成、造福于民的重要前提。
培养干部的细节把控能力,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方面,干部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深刻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时刻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这需要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养成记录工作细节、定期复盘总结的习惯,不断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逐步提升对细节的敏感度。另一方面,组织应加强对干部的培训教育,通过开展专业培训、案例分析等活动,传授干部识别关键细节、处理细节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将对细节的把控纳入工作考核体系,激励干部在工作中更加注重细节。
在干部工作中,细节把控能力并非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是关系到工作成效、政府形象乃至人民福祉的大事。每一位干部都应在工作中秉持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理念,用心去发现细节、精准地处理细节,以扎实的细节把控能力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王龙天、昆明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供稿)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