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治理关乎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人民的幸福与安宁。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所在。通过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加强基层党建共治共享、强化思想教育、突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基层党组织可以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水平。
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基层组织是我们党落实理论方针政策的神经末梢和根系所在,基层组织牢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也就牢固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强化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应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党组织在基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首先要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党组织的责任,细化各项工作任务。要定期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研究,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进行跟踪问效,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日常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人才是基层治理的关键支撑。要注重选拔、培养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青年人才充实到基层治理队伍中。加强思想教育培训,提升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其具备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真本领。同时,积极发动党员志愿者、热心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鼓励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在矛盾调解、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基层建设,将基层治理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落地。
以枫桥为榜样,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充分借鉴基层治理成功经验,是高标准创新基层治理方式的关键。无论是“枫桥经验”,还是人民调解员制度,本质都是紧紧扭住“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让群众在矛盾纠纷化解、基层社会治理中做主角。坚持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直接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坚定支持者的理念。
基层治理不能仅靠党组织“单打独斗”,而是要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多方力量。加强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共治,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推动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各类组织协同发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一核多元、协同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共同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何雅荣、昆明阳宗海七甸街道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