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昆明开幕。云南省政协委员、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青年联合会主席许思思在参加第一场“委员通道”活动时表示,近年来,共青团云南省委积极探索“1234”工作措施,在云岭青年中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年样板”。
“1”即聚焦一条主线。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围绕培养具有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深入实施“云岭青年心向党—青春同心工程”,引导云岭青年同心共圆中国梦,共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云南新篇章。
“2”即发挥两个作用。发挥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用。组织青年到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云南民族博物馆等地,开展“沉浸式”“互动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族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和团结,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发挥好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中心作用。推动成立云南省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中心,推进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课题研究,激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
“3”即搭建三个平台。搭建宣讲平台。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民族团结宣讲“青骑兵”“青年讲师团”、民汉双语宣讲团和红领巾讲解员队伍4支队伍,依托主题团(队)日、青联大讲堂、主题班(队)会等活动,开展好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宣传阐释;搭建交流平台。组织青少年到北京、四川、贵州等地参加团中央各民族青少年同心营活动,联合民宗、教育等部门共同举办民族团结进步交流营、实践营等活动,让各族青年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增进友谊、加深感情;搭建宣传平台。依托团属新媒体平台,讲述民族团结故事,通过“云交流”“云打卡”等互动交流,让民族团结的主旋律响彻云岭大地。
“4”是坚持四个结合。把青年民族观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让爱国的种子深深扎根广大青年的心田,激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把青年民族观教育与“大思政课”相结合,以青年学生为受众,把“大思政课”上到学生心坎里。把青年民族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依托大学生“三下乡”、社区实践计划,组织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民族地区走访调研,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质增效。把青年民族观教育与号召挺膺担当相结合,注重将民族团结教育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个人成长相结合,引导青年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创业兴乡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
许思思表示。下一步,云南共青团将全面加强青年一代正确民族观教育,更加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深入心底、成为自觉,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广大云岭青年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李明)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