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鹿城街道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志愿红”,为过路车辆、行人指挥交通,或是义务打扫卫生;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派单”服务忙个不停;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文化活动“不打烊”……闲暇时光更加充实,文明新风日益强劲,这是如今鹿城居民的真切感受。
志愿服务事业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鹿城街道大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标准化规范化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持续壮大志愿人才队伍,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创新推出志愿服务品牌,推动社会正能量不断凝聚、文明新实践蔚然成风,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注入不竭动力。
建强平台,筑牢志愿服务阵地。按照“资源整合、功能融合、全域创建、协同运行”的工作思路,鹿城街道把筑牢文明实践工作阵地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工作覆盖面和支撑力。建强组织引领平台。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作用,把做强做优做亮志愿服务作为目标任务,建强街道志愿服务联合会分会、社区志愿服务站组织体系建设,形成了“党工委领导、党群服务中心统筹协调、各办(中心、所)齐抓共管、社会协同参与”的志愿服务格局,实施街道、社区、网格(小区、单位)三级责任落实,倡树文明、参与共建,有效激发了志愿服务新活力。建强文明实践平台。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建立“一个所+12个站+N个点”的三级文明实践阵地,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法律援助和科学普及等活动,围绕社会救助、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群体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志愿服务,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心里。建强网格服务平台。结合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工作,狠抓基层一线网格平台建设,整合社区人员、党员骨干、社工、退役军人、文艺人才、“五老”志愿者、爱心人士等力量,组建“总网格长+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员”网格队伍,立足群众实际需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6支志愿者队伍、535名网格员、1300多名社区志愿者活跃在小区一线,成为群众身边热心服务的“贴心人”。
统筹资源,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鹿城街道蔚然成风。理论宣讲葆初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运用微讲堂、微网格、微庭院、微阵地、微平台等组织阵地,以多角度、宽领域、分类讲的形式,用“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的语言,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通过网格党组织、“社区吹哨,单位报到”和“党员双报到”等形式,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参与理论宣讲198场(次)2万余人;通过“板凳会、庭院会”等形式,开展“面对面”宣讲98场次2300余人;通过以会代训、“田间课堂”,开展政策联讲、技术联学、服务联动16场次900余人;采取视频推送、情景课堂等灵活方式,开展理论宣讲和教育培训71场次,参训党员1000多人,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志愿服务暖民心。充分激发辖区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整合辖区志愿服务力量,建立宣讲、文化、卫生、医疗、帮困等志愿服务队9支,组织辖区12个社区建立起37支志愿服务小分队,涵盖1300多名志愿者,整合社会组织11个,常态化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以志愿服务团队为引领,带动各实践站开展志愿服务1500余次,其中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州、市党代会精神等宣讲活动60多场次,覆盖党员群众1.5万余人次;组织开展送爱心、慰问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孤寡老人、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300余次;依托“我们的节日”积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举办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等各类活动320余次;开展春季植树、文明绿色出行、移风易俗、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等志愿活动180余次。文化惠民悦身心。建成镇综合文化站400平方米,22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所有小组文化活动室全覆盖,建成农家书屋和电子阅览室19个、图书室和文体活动广场22个。组建56支1200人左脚舞队,常年在城乡大小广场踏歌起舞,组织业余文艺队到社区、小区、桃源湖广场等场所,演出广场舞、健身操、腰鼓、花灯小戏、小品、书画摄影、彝族左脚舞等文体活动800余场;注册1000余名文化志愿者,开展“义务写春联”“拍全家福”、花灯小戏等文化活动200余次;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居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380多场5000余人次;举办“书里的光”“优秀领读人”“阅读分享故事汇”等多元主题活动50余场600余人,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出新、出彩、出亮点。
突出特色,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组织注重发挥妇女在家庭和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高质量打造鹿城镇巾帼服务品牌,全力构建妇女维权和妇女全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格局。打造学桥街社区志愿服务品牌——缝补嬢嬢,招募14名志愿者,设立“缝补驿站”,开展缝补、“废旧衣物大改造”等活动132次,累计服务3300人次。打造北浦社区“健康妈妈”志愿服务品牌,依托社区各类公共服务实施,健全完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制,以20-35岁适龄婚育人员、6岁以下婴幼儿家长、青春期学生家长和祖辈家长等四类人群为重点,开展多元化、普惠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20多次、1000余人,不断提升辖区家长家庭教育主体意识和素质。打造中大街社区“逢五遇•周五见”志愿服务品牌,按照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三项清单”工作法,以解决居民日常生活问题为目的,利用每周五和每月逢五集中为辖区居民提供便利“微服务”80多次,累计服务500余人。打造米市街“小棉袄”志愿服务品牌,于2024年1月成立,由辖区党员、在职干部和青年志愿者组成,以辖区“一老一小”和残疾人家庭为重点,开展家庭环境整治、爱心义诊、爱心帮扶、政策宣讲、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各类志愿活动100余场次,累计服务群众1500余人。这些志愿服务实践,真正成为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工作品牌。(王小娟、鹿城街道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