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会哭的孩子才有糖吃”

时间:2025-01-08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赵德仁

当前,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搭建与群众相互沟通的桥梁,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和平台越来越多,政府部门在受理诉求事项的流程与效率也简单高效,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但为民服务切勿停留在被动层面,要主动深入一线收集民情民意,全面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不能让“会哭的孩子才有糖吃”。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目的是为了方便群众,及时掌握群众需求,提升为民服务质效。但相关部门若只关注主动反映诉求的群众,只解决群众主动反映的问题,必然导致“会哭的孩子”才得到关注,也就意味着一些有真实需求但“未哭的孩子”被忽视;若产生“没有诉求就没有问题”的想法,不主动深入群众发现问题,必然导致服务群众的成效大打折扣。

如果把为民服务进行分类,大体可以分为主动服务和被动服务两种。主动服务就是服务在先,主动地为群众提供服务,把可知不可知、可预见不可预见的隐患发现在先。被动服务则是指群众需要服务时才向其提供服务,这可能会忽视一些突发情况或潜在问题。

近年来,党员、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有了显著变化,群众观念、服务理念日益增强。但不可忽视的是,在个别地区和单位,“门好进、脸好看”的同时,依然存在“事难办”的情况。追根究底,还是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够到位。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广大干部尤其是和群众直接打交道的窗口单位、经办机构的基层干部,在群众眼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是官架子端着、黑脸拉着、粗声大气吼着,还是俯下身子倾听需求,热情负责提供服务,是否为群众着想,群众心里自然有本账。

主动一些才能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做好群众工作,办好民生实事,党员干部要主动走向群众、融入群众,在“主动作为”上做足文章,通过主动与群众坐在一起、聊在一起,在与群众打成一片,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过程中,听问题、做调研、找解法,切实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真抓实干,更快更好地把“民声”化为“民生”。(赵德仁,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