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东川区:“三农”兴旺 群众幸福

时间:2024-12-3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姜定才 普泽 吴仪

昆明市东川区扛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大政治责任,聚焦“守底线、优产业、活就业、促增收”核心任务,带领脱贫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增强致富信心,加快增收步伐,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2023年省级考核评估中位列全省第2名,连续三年被评为“好”档次。2024年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预计超过17200元,在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稳步迈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强监测,守底线

东川区下辖9个乡镇(街道)、170个村(社区),户籍人口31.6万。其中,农村人口24.1万,含易地搬迁安置人口8518户31674人。2021年,东川区被列为云南省27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也是昆明市唯一一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因“搬迁安置社区防止规模性返贫任务重”和“搬迁劳动力就业稳定性不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为此,东川区坚持“三级书记”抓振兴,成立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领导小组,设立10个工作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按月调度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印发系列工作机制文件,确保组织有力,领导到位。

同时,创新建立“十村百户”重点监测帮扶机制,选取10个重点村(社区)和400户监测重点户,建立数据库,开展线上线下监测,以点及面监测全区各项措施精准落实。实行“区级部门横向比对、乡镇村组纵向核实、第三方动态监测”,“一户一策”帮扶,实行应兜尽兜,应保尽保,不让一户群众返贫。

为担牢责任、抓实工作,东川区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绩实效,作为检验干部政治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四个本领”的重要标准,培养使用选拔干部。聚焦“好班子、好规划、好产业、好环境、好机制”标准,选优配强村级班子队伍,建立乡村振兴学院,培养新型电商和农村实用人才,赋能乡村振兴活力。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区有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共计29311户107734人,(其中“三类”监测对象共计4767户14754人),全部监测对象中已累计消除风险3161户10638人,风险消除率达到66.31%,未消除风险人群均已认真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

抓“两业”,促增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在增收。东川区紧紧抓住产业和就业“牛鼻子”,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全盘统筹,一抓到底,保障群众增产、增收。

东川区聚焦招商引资,做优特色农业,促进产业发展。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招商,培养出一支敢闯敢干、尽职尽责的招商队伍,全区营造出人人都是招商主体、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同时,通过上海普陀区东西部协作招商平台和航天科工集团定点帮扶,打造小江干热河谷农业产业园,梯度种业有序发展,引进培育春晓农业、中毓蓝莓、金地农业等一批新型现代农业主体;推进“东川大集红土优采”土特产走进上海,做强品牌;培育认定省、市、区级“一村一品”专业村72个;亿元大寨大蒜、千万元新店房红土橙、糯谷田无花果、姑海渔谷等产业风生水起,东川农业不断擦亮品牌,拓宽脱贫群众增收之路。

农业稳区、工业强区。东川区持续实施“产业项目攻坚行动”,做强园区工业,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2024年投入衔接资金3.88亿元,支持实施项目102个,其中产业类项目61个,带动脱贫户12289户46899人实现增收。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东川区健全完善“就业‘幸福里’社区+乡镇村社服务站+劳务公司(合作社)”新平台新机制,打造脱贫群众家门口就业平台,建设标准化“零工市场”,组建区外就业服务站,形成就业创业体系化建设。深入开展就业“六步法”扩面增效理论实践基地创建,通过“六个一批”做活就业工作。2024年共计推送岗位4.3万个,2024年上门送岗1.2万人次,农村劳动力就业率92.34%。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52014人,工资性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77.91%。东川就业“幸福里”社区被评为省级平台,东川“零工市场”被评为市级平台。

释活力,兴“三农”

东川区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筑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堡垒,开拓全面乡村振兴道路,实现“三农”活力全面迸发。

农业增效益。东川区积极培育新兴农业主体,做强龙头企业。2024年,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全区省级龙头企业总数达11家;省、市、区三级农业龙头企业达55家,龙头企业增长速度快、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强。全区百亩以上连片水果种植基地28个,规模以上养殖企业94家,设施农业全面加强。在国家科技特派团和省、市农业科研院所支持下,建立农业科技小院5个,建设科技示范基地7个,实施“开花洋芋”“七彩花生”“中药材育种繁种”项目,推出开花薯1号、2号新品种,平均亩产1500公斤以上,亩产值上万元。全区粮食单产预计达290公斤,比去年增加9%。

农村增活力。东川区实施农村“三变五合”改革,在14个试点村成立股份、土地、劳务、旅游、置业五大股份合作社,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筑巢引凤,增加投资吸引力,激发创业活力,返乡青年虎甜建立“今耕农业”电商平台,每年销售无花果等土特产上千万元。致富带头人云丽创立昆明农果商贸有限公司,在昆明、上海、北京、澳门开设门店,线上线下拓展东川特产销售渠道,建立七彩花生、开花洋芋种植基地,把土特产卖到北上广,年产值5000多万元,带动农户上千户。在新店房村党总支书记管柄森等的带动下,全村278户种植红土橙3200亩,帮助村民过上“家中有产业、出门能就业”的好日子。农文旅融合擦亮“趣玩东川”品牌,大营盘葡萄村引进“玖间堂相见小院”民宿,网上订房价328元-558元,订房率40%。临港社区金沙江沙滩营地和水上帆船、快艇、运动项目丰富多彩,群众增收渠道拓宽。树桔红军渡吸引克林轻工投资建设运营,红色旅游红红火火。红土地旅游景点完善服务设施,游客从一日游到多日游,从散客游变成了团队游,景区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农民增收入。群众增收靠产业,产业发展促增收。东川区强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农带农,一大批新型农业主体帮助群众“土地有收入,务工有薪金,年底有分红”。2024年,全区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9个,预计发放报酬金额2950万元。“东川面条匠人”“东川开花洋芋新农人”“东川电工”等劳务品牌越擦越亮,东川“面冬冬”在昆明开起5家品牌连锁店,实行免费加盟,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务工20余人,近期计划发展连锁店20家,远景规划100家。全区农村劳动力129426人就业119521人,2024年就业率达92.34%,脱贫劳动力就业率92.33%。

东川区委有关负责人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党和人民交给东川区委、区政府的政治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具体任务,东川人民发扬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创业精神,积极转型升级,努力开拓创新,创造幸福生活,为新时代交上圆满答卷!”

“一网监测、‘两业增收’、‘三农’兴旺。”东川正以昂扬的斗志、稳健的步伐迈入新时代,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人民群众充满希望、充满感恩,满载幸福和自豪!(姜定才、普泽、吴仪)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